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政执法作为政府机构改革的产物,虽然出现的时间不长,但由于它直接面对基层城管民众,处理的是社会广泛关注的、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因而在社会上具有很大的影响。但目前城管执法在社会上的影响很不好,已经严重损害了城管执法队伍乃至于政府的形象,使社会公众对政府及其执法部门的公信力产生了质疑,影响了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关系,政府对城市的治理出现“失灵”。本文以治理与善治理论和服务型政府理论作为城管执法中政府与公众良性互动关系构建的相关理论基础,运用它们的基本原理,对照城管执法的现状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了它们与城管执法中政府和公众良性互动关系构建的意义。本文采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访谈以及资料分析的方法,以潍坊市的实际为例,对城管执法中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现状进行了调查了解,并对调查结果作了系统分析,总结出了城管执法中政府与公众关系的基本特点。认为目前城管执法部门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不够融洽,矛盾纠纷不断,并使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产生危机,但从发展趋势来看,社会公众对城管执法的评价渐趋理性因而也更加客观公正,这种关系正逐步好转。文章以这一调查结果为主要依据,结合外地城管执法的相关资料和有关专家的理论分析,对影响城管执法中政府与公众良性互动关系的原因进行了深层次的探析,指出影响政府与公众关系的原因除城管执法机关自身因素外,还包括传统的城市管理理念问题、体制性障碍和外部环境的影响。立足于目前的社会背景,提出了构建城管执法中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关系的对策,就是必须不断学习借鉴各地城管执法的先进经验,解决城管执法自身存在的问题,实施一种新型的城管执法模式。这种模式的内容包括:以和谐、文明、民主、以人为本的全新执法理念为指导,立足于一个改善的执法环境,通过创新城管执法机制和理顺城管执法体制,对执法队伍和执法对象实施规范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