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周期性波动是市场经济环境下必会显现的经济现象,是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政府主要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使用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和管理,而不同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毋庸置疑都是围绕经济周期波动来展开的。我国改革开放已历经半个甲子,经济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0%,在此过程中积累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之快决定了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注定表现出与古典经济周期波动所不同的特征。故此,对我国经济周期的测定研究一直是经济学理论界所争论的热点问题。为此本文以现代经济周期理论和相关非线性模型为基础,以我国经济增长路径为出发点,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周期非线性特征和经济周期测定进行了系统且细致的研究。论文首先对现代主要经济学流派的经济周期理论进行了论述和评析,并重点介绍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经济学中的经济周期理论和观点。在介绍经济周期划分的经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论文利用贝叶斯估计方法和门限自回归模型从GDP增长率角度对自1992年以来的我国经济周期进行了计量测定分析。论文从门限值后验分布特征的角度对我国经济周期进行测定分析,并重点对经济周期紧缩阶段加以划分和研究分析。为了更加准确和稳妥的对我国经济周期进行测定分析,论文还利用小波分析方法从实际GDP水平值角度对我国经济周期进行了划分,并与前一章所划分的经济周期进行对比和验证。结果表明,二者对经济周期的划分基本一致,特别是对紧缩阶段划分大致相同。这也说明我们对经济周期紧缩阶段的划分较为正确并经得起实证分析的检验。我们基于不同方法不同的计量模型对我国经济周期进行测定和划分,所得到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周期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紧缩阶段:第一个紧缩阶段发生在1997年3季度至2001年3季度;第二个紧缩阶段发生在2008年4季度至2009年2季度;而最后一个紧缩阶段则始于2011年3季度。对经济周期紧缩阶段的测定为我们接下来的研究分析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非线性特征提供了必要的经验证据。研究我国经济周期的相关特征不能仅仅局限于单纯研究经济周期的测定,还需根据实际经验具体分析和研究我国经济政策对于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态势的影响。使用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来平抑经济周期波动,避免经济周期紧缩风险加剧及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至关重要。基于以上考虑,论文分别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个方面研究其与经济周期波动之间的关系。在对财政政策分析方面,论文分析了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财政政策对经济周期的非线性冲击效应。结果发现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对不同程度的经济扩张和经济紧缩具有显著的非对称反应。在对货币政策分析方面,论文着重从货币政策周期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联性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出现的三次经济周期紧缩阶段都发生在紧缩性货币政策结束之后的六个月之内。论文还通过正态判别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货币政策实施的相关工具指标中,M 1同比增速和金融机构新增短期贷款都能够很好的预判了在紧缩性货币政策结束之后我国可能会出现的经济周期紧缩阶段。我们需对M 1同比增速小于15.16%以及金融机构新增短期存款额大于1648.24亿元时的经济状况加以重点关注。息差(Spread)是体现货币市场流动性的重要指标,国内外许多学者指出这一指标是判断经济周期下行风险的重要领先指标。因此,在论文最后一章中我们将利用息差的变化来预测经济周期波动可能出现不同的状态。由于在经济波动状态发生变化的过程中,经济增长路径也可能发生结构变化。考虑到我国经济周期的非线性的特点,论文基于非线性结构突变VAR模型族这一分析框架,并给出了一个实时选择模型的方法,并对息差与经济周期波动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研究。在1992年至2011年的样本内,研究发现SBVAR模型在整个非线性VAR模型族框架下所获得结果是最优,并且所得的经济结构转变点发生在2009年4季度,随后经济增速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根据本文对经济周期的测定研究发现,紧缩阶段发生在2008年4季度到2009年2季度。这说明在当前经济状况下,SBVAR模型较好的揭示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所出现的经济结构转变点,我国新一轮的经济转型从2009年4季度开始。另外,研究还发现SBTVAR模型族能够较好捕捉实际GDP与息差序列变化之间的动态关系。从模型的选择过程中可以看出,SBTVAR模型族中最优模型的选择可能会随着新信息的加入而发生改变。因而,在新信息不断的加入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动态地选择非线性VAR模型族中的合适的模型对我国宏观经济周期波动态势进行跟踪以及监测。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处于市场经济建设的初级阶段,无论是经济结构的转型还是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都需要一个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对我国经济周期非线性特征的分析和经济周期测定的研究注定是一个艰难和持续的过程。我们将针对我国经济周期变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更为具体和深入的研究,进而为我国经济平稳健康持续的增长提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分析判断和对策建议,这也是本论文的研究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