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厄氏菌属(Thauera)富集的SBR系统脱氮性能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94665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污水处理厂主要采用生物脱氮的方法来处理污水中的氮污染物,因此微生物是生物脱氮的主体,经研究陶厄氏菌属(Thauera)具有卓越的反硝化能力,而N2O作为一种温室气体备受关注,因此研究如何在生物脱氮系统中富集该菌属,以及富集后系统对N2O的产生和降解有何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对于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系统,因其可使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在一个反应器、相同条件下同时发生而成为研究热点,因此,研究富集Thauera的SND系统,可对脱氮工艺的改进提供可参考的基础资料。本试验采用SBR反应器进行了一系列脱氮研究:首先在缺氧条件下培养陶厄氏菌属(Thauera)占主导的反硝化污泥系统,监测其污泥活性及N2O产生变化;培养成功后改变运行及培养条件将其诱导为SND系统(SBR1#),与从污水厂取回的污泥直接驯化培养的SND系统作对比(SBR2#);考察两个反应器在不同进水氨氮及不同有机碳源浓度下的SND效果。通过试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反硝化SBR反应器运行20天后NOx--N去除率和COD去除率分别稳定在100%和87.05%。陶厄氏菌属(Thauera)富集培养前后,污泥反硝化活性增强,N2O转化率下降了97.5%。16S r RNA高通量基因测序结果显示陶厄氏菌属(Thauera)是反硝化系统中的脱氮优势菌群,由占微生物总量的24.03%增加到76.4%。(2)根据SND系统脱氮情况变化,SBR1#污泥系统全程曝气可分为D1阶段(第5~35天),D2阶段(第35~60天)和D3阶段(第60~90天),D1阶段的TN去除率和SND效率最高,在84%左右。SBR2#污泥系统全程曝气可分为D1阶段(第5~30天)和D2阶段(第30~90天),SND效率均值分别为79.08%和74.85%。说明系统中Thauera含量较高时对脱氮效果是有益的,因此可以向反应器内投加Thauera占主导的污泥来达到较好的SND效率。(3)对典型周期内水质历时变化进行监测,SBR1#污泥系统在D1阶段的SND脱氮效果最好,出水仅为NO2--N,D2阶段和D3阶段的TN去除率有所下降,出水为NO3--N,SBR2#D2阶段的TN去除率比D1阶段稍低,出水均为NO3--N,且SBR1#D3阶段和SBR2#D2阶段污泥系统的脱氮效果差别不大。表明,Thauera在全程好氧状态下可能会被逐渐淘汰,两种污泥系统最终会表现出相似的脱氮效果。(4)在进水氨氮为35mg/L运行1个周期后,两个反应器的NH4+-N去除率均为100%,SND效率分别为72.73%和71.58%;在进水氨氮为100mg/L运行1个周期后,两个反应器的NH4+-N去除率分别为80.13%和80.69%,SND效率均在95%以上,但SBR1#TN去除率和SND效率比SBR2#低2.40%和1.70%。说明SBR1#抗冲击负荷的能力比SBR2#弱。(5)不同进水COD浓度条件下,SBR1#和SBR2#污泥系统TN去除率和SND效率均随进水COD浓度的升高而提升。SBR1#D1阶段的污泥系统TN去除率和SND效率均比D3阶段的污泥系统高,且SBR1#D1阶段的脱氮情况比SBR2#D1阶段和D2阶段系统都好,说明Thauera可以提高SND系统的脱氮效率。而SBR2#D2阶段的脱氮效果比SBR1#D3阶段稍高,说明SBR1#污泥系统抗冲击负荷的能力比SBR2#弱。(6)两个反应器在属水平上所占比例最高的为聚糖菌属(Candidatus_Competibacter),是污泥系统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的主要菌群。SBR1#污泥系统从反硝化诱导为SND后,Thauera被逐渐淘汰,说明改变条件并长期运行后,对活性污泥菌群结构会产生明显影响。
其他文献
《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以下簡稱《續提要》)為民國年間纂修的一部大型中國古代文獻解題目錄。《續提要》主要利用日本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纂修而成。1927年北京人文科學研
切换系统本质上是一个混杂系统,它是由有限个子系统和调节这些子系统之间切换的逻辑法则组成.由于系统中切换信号、全不稳子系统的并存和交互作用,使得具有全不稳子系统的切
云计算以其灵活、按需的服务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将其服务、应用部署到云端。通过对云平台上大量的基础服务进行组合,能以较低成本创建复杂的、功能强大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光限幅现象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光学效应,光限幅机制和光限幅材料是当今非线性光学领域非常活跃的研究课题之一,在光敏器件防护、激光武器等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本论文利用克兰克—尼科尔森差分法,数值求解二维傍轴波动方程和五能级原子体系的速率方程,研究了不同径向阶次的纳秒拉盖尔—高斯(LG)光束与C60分子的相互作用,模拟不同径向阶次的强场拉盖尔一高斯光束在介质中的光场演化、粒子数
动态网络覆盖范围十分广泛,计算机网络、社交网络、交通网络、分子结构网络等均可以利用动态网络模型进行相关分析。动态网络的特点在于其动态性,网络结构会随网络演化过程不
优化技术在工程设计、运筹学、生产运营、科学和信息等相关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有效方法.然而,现实世界中的许多问题不连续或存在许多局部极小,因此
自然现象的真实感仿真在虚拟现实、影视特效、仿真训练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本文主要研究的凝结现象是一种常见的热交换相变现象。传统方法在处理凝结现象时,基于几何描
粒子物理中强子结构与性质的研究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强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为量子色动力学(QCD)。但对于低能强子,由于非微扰效应导致无法直接使用QCD理论进行解析计算。20世
压缩光科学的出现对整个物理学界有着重大影响,利用多种非线性光学过程产生的压缩光场及其性能优化是量子光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在量子信息和量子精密测量领域,脉冲压缩光又
终南山在唐代毗邻都城,既是天然的地理屏障,又是重要的交通孔道,被唐人视为“国门”,在众多山岳中地位超然。这里的西南面,有子午道、骆谷道、褒斜道沟通着川陕交通,蓝田道沟通着荆陕交通,对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深远。由于此山地当出入京师的要路,所以有很多文武官员或求名文士经过、造访或游历,并创作诗歌,纪实写景,抒情议论,从而对唐诗创作和传播也有维系和促进作用。可以说,有唐一代,终南山的交通与国运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