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软基处理的理论与设计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yueshen19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土的特性、地质条件、荷载条件、变形机理、加固方案的成熟性、施工技术的可靠性和质量检测的难易程度等.地基处理费用一般占总投资约20~30%,因此选择适宜的处理方案是软土地基上修建高速公路的关键课题.针对高速公路软基的变形和稳定性问题,其处理方法很多,但目前最为常用的是两类方法,即排水固结法和水泥土搅拌法.该文在已有工程实践经验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排水固结法和水泥土搅拌法处理高速公路软基的理论和设计方法进行总结与分析,提出各自的设计要点和设计理念,以及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在论文中,作者首次提出采用塑料排水板与水泥土搅拌桩联合的方法(即长板—短桩工法)处理高速公路深厚软基的新思路.将高速公路的建设特点、排水固结法和水泥土搅拌法的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利用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堤的填土期和预压期,提出将软基加固和堆载排水预压处理联合起来的设计理念.对于长板—短桩工法的加固机理、设计原理和设计步骤进,长板—短桩工法处理后软基的沉降计算和稳定性分析方法,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各种软基处理方法已在工程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针对不同荷载条件、地质情况、工期要求、不同路段的工后沉降控制标准,还没有一套完整的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方案优化设计原则.该文在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优化设计评判程序和评判原则方面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和创新,以技术经济评价原理为主线,以荷载条件(填土高度)、地质条件(软土层厚度)和路段(桥头路段和一般路段)为优化变量,以预压期和施工条件为约束条件,以路堤稳定和工后沉降为技术控制标准,初步选择软基处理方案;在此基础上,对满足某一工况的软基处理方案进行总造价核算,同时引入环境影响、技术成熟度、施工质量控制和施工工期等评判因子,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基于量化的评判结果,寻求软基处理的最优化方案.针对软土地区高等级公路路基的最终沉降量预测问题,作者在论文中,将人工智能方法中的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方法和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结合起来,建立了遗传神经网络模型.利用实测资料,对高度复杂和高度非线性的土工结构变形进行直接建模.该模型能反映软土路基的沉降规律.工程实例研究表明,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并相信随着学习样本的不断补充,模型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还将进一步提高.
其他文献
目前,随着大跨径复杂桥梁工程的日益增多,大吨位的桩基也随之增多,而且随着桩基材料、设计和构建水平的提高,用数量较少而负荷量较大的桩基取代过去小而多的桩基,在经济、性能上比
调查了沙漠地区风砂土并试验了其基本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试验研究了风砂土地基和土工格栅加筋风砂土地基扩展基础在上拔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和工程性质,研究提出了上拔承载力
近些年来,Pushover分析方法在地震工程领域愈来愈受到有关学者的重视。该方法原理清晰,操作简单,利用分析求得的能力曲线(基底剪力—顶点位移曲线)、性能点、层间位移角和塑
现阶段我国高速铁路线下结构呈现出的损伤病害问题越来越多,探查铁路线下结构的病害成为土木工程领域关注的重要课题和难题,尤其是诊断支承板与基床表层层间缺陷,现有的各种探测
本文在考虑地震动和结构参数双重随机性的基础上,对大震作用下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单元杆端弹塑性变形能力的时程可靠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本文建立了大震作用下混凝土
索杆膜结构是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有着受力合理、高效率、新颖造型及其良好的经济性等优点,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国内外对索杆膜结构的研究在理论和实
目前由于桩基荷载传递机理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桩筏基础设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上都存在某些不合理的地方。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桩体越建越长、基础承台越来越厚的现象日益
岩体是岩石的集合体,内部存在节理、裂隙、断层等结构面,岩体各项强度主要受结构面控制。岩质边坡主要由岩体构成,岩质边坡失稳破坏往往是由于结构面的破坏引起的。所以,对岩质边
本文以四川冶勒水电站防渗墙廊道掘进作为工程实例和研究背景。首先明确了软岩的定义及分类,对影响软岩隧道稳定因素,软岩隧道失稳的力学机理和变形力学机制作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相对于传统结构而言,受力蒙皮结构是一种高效的结构体系。它把按常规设计的次要受力构件变成主要受力构件的一部分,能充分利用围护结构在其自身平面的抗剪性能,使围护结构同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