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化和商业化时代背景下,频繁的国际交流对语言服务的需求空前高涨,翻译需求也随之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翻译服务逐渐打破了传统的个人工作方式,转向规模化、流程化和协作化,翻译服务行业的变革呼唤着新一代“懂语言、懂文化、懂技术、懂管理”的专业翻译。本报告分析的是清华大学航空管理专业硕士项目课件的英汉翻译,该项目具有一定的规模(共计26743单词),翻译期限为11天,涉及航空管理、机场管理、飞机制造管理、空中交通控制等航空类专业学科和课程内容,由笔者组织三人小型团队利用翻译辅助工具Trados完成。报告主要分析了项目流程、翻译过程和使用Trados的优势及不足,重点探讨三方面的问题:如何通过流程管理完成小型翻译项目合作;如何运用翻译技巧避免西化翻译;在小型团队合作中采用Trados等翻译辅助工具的优势及不足。本报告中,笔者大致按照译前、译中和译后的流程进行分析。译前进行文本类型分析,根据翻译功能和目的确定翻译策略,为Trados的运用进行技术准备并根据翻译量、翻译期限和译员特点等进行合理分工;翻译过程中,重点分析了词义的选择和引申、词类转换、语序调整、句子和整合和拆分等技巧的运用,力图避免西化翻译,同时利用替代、照应等手段促进语篇的衔接;译后进行总结分析,建设记忆库和术语库等翻译资源,重点分析了翻译项目合作中采用Trados的优势及不足。根据报告分析,翻译活动不仅仅需要译者具备夯实的双语基础和掌握灵活多变的翻译技巧,更需要译者具备全面的翻译职业素质,包括信息搜集技巧,快速学习能力,逻辑分析能力,渊博的知识,图片编辑排版和格式转换等专业技术工具的使用,具备一定的项目管理知识和了解掌握多款翻译辅助软件等。同时,译员应学会将翻译活动视为一个完整的涉及多方的项目,重视各个环节的实施,学会管理翻译项目的同时也是在提高自己的翻译职业素质。笔者希望通过本次翻译实践的分析报告,在小型团队合作管理和翻译辅助工具运用两方面为译员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