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攀枝花地区昔格达组地层是攀西晚新生代河湖相沉积的标志性地层,也是四川省内新近纪地层唯一成岩的地方。论文以科研项目“攀枝花昔格达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为依托,从沉积学、地层学、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研究了攀枝花青龙山昔格达组地层剖面的地质特征、沉积特征、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昔格达组地层的沉积环境和古气候变化。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青龙山昔格达组剖面厚度为31.5m,岩性主要为泥岩,粉砂质泥岩及少量粉砂岩。底部呈现青灰色和灰黄色岩层交错沉积;越往上岩层颜色越浅,从青灰色、灰黄色、紫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交错沉积过渡到浅灰色、浅黄灰色泥岩和灰黄色、浅灰黄色粉砂质泥岩;顶部沉积物以紫灰色、浅紫色、紫红色泥岩和灰黄色粉砂质泥岩为主。
2、对青龙山昔格达组剖面进行粒度分析、矿物组分分析和微量元素分析,剖面自下而上可以分为四个沉积旋回:
旋回1 :剖面25.82-31.52m,沉积物主要为青灰色泥岩、灰黄色粉砂岩。沉积物粒径较小,主要以极细粉砂为主,沉积物分选性较好,说明沉积时水动力较弱,湖水相对较深;沉积物中蒙脱石含量较少,伊利石、绿泥石含量较高,Sr/Cu、Cu/Zn 比值较大,Th/U 比值逐渐升高,说明气候相对干燥、寒冷,风化作用不明显,沉积环境偏碱性。该阶段代表基准面上升,可容纳空间增大时的湖相沉积。
旋回2 :剖面16.2-31.5m,沉积物主要为灰-灰黄色中-薄层泥岩,粒度变化不大;沉积物中蒙脱石略微升高,伊利石和绿泥石含量逐渐降低,微量元素Cu/Zn比值大于0.35,Th/U 比值急剧降低,说明气候较旋回1 温和、潮湿,风化作用有所增加,成岩介质为还原-氧化环境。
旋回3 :剖面5.7-16.2m,沉积物主要为浅灰色、浅黄灰色泥岩和粉砂质泥岩,粉砂质泥岩中出现钙质胶结,具平行层理。沉积物大部分粒径较小,只有个别颗粒粒径达到20 μm,沉积物分选性较旋回2 相对差一些,水动力条件变化大;
沉积物中绿泥石含量逐渐降低,其余各矿物含量基本保持不变,微量元素比值变化不大,Th/U 比值继续降低,说明气候逐渐温和、潮湿,风化作用有所增加,沉积环境也向弱酸性转变。该阶段代表前期基准面下降,水动力增强,后期基准面再次上升,湖水扩张,古地形渐趋平缓,可容纳空间逐渐增大时的湖相沉积。
旋回4 :剖面0-5.7m,沉积物主要为紫灰色、紫红色泥岩和灰黄色粉砂质泥岩,粉砂质泥岩中同样出现钙质胶结。沉积物分选性相对较差,粗粒含量明显增加,说明沉积时水动力较强且变化大,湖水变浅。沉积物中蒙脱石含量较高,伊利石、绿泥石含量逐渐降低,Sr/Cu 比值降低,Th/U 比值较小,说明干湿气候交替明显,总体上气候相对早期阶段潮湿、炎热,风化作用加剧,沉积环境偏酸性。
该阶段代表基准面下降,水流下切作用增强时的河湖相沉积,此时,湖相泥岩层数减少,厚度变薄,后期新构造运动愈加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