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山区农村家庭人情消费研究——基于一个农村社区的实证调查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zhen881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情消费历来是中华民族维系人际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人情消费的研究涉及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心理学和政治学等学科领域。在社会学的视角下,人情消费是一种涉及人际关系、人际信任、社会网络等社会性因素的社会交往行为。本研究主要是站在社会学理论的立场上,通过对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农村社会独特背景下广泛存在的“人情消费”这一微观社会现象的研究,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具体运作过程及社会后果与功能。 本研究通过对一个中部山区贫困农村社区的实证调查,围绕着家庭人情消费这一核心问题,就人情消费现状、原因、功能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在现代化的视野下对不同时间段、不同类型家庭的人情消费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着重讨论人情消费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表明,家庭人情消费是以家庭为中心,通过人生礼仪、节日礼仪和非仪式性情境表达出来。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情消费不断升级,这一现象是多种传统因素和现代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其功能主要表现为正功能。从宏观上来看,人情消费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化,这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必然体现;从微观上看,留守家庭、半流动家庭和流动家庭等不同类型家庭的人情消费是具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源于家庭的现代化取向不同,即留守家庭的人情消费主要反映了就地现代化取向,流动家庭的人情消费更主要反映了城市化取向,而半流动家庭的人情消费更多的反映了两种取向之间的矛盾。 全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从文献上回顾了有关人情消费的研究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思路和研究假设,对研究方法做了说明。 第二部分,对样本的特征进行了描述,着重分析了样本的代表性和推论意义。 第三部分,对家庭人情消费现状进行了描述分析,着重讨论人情消费的原因和功能。 第四部分,对人情消费进行了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分析,并着重讨论了人情消费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第五部分,基于以上分析的总结和讨论,围绕如何引导家庭现代化,提出建议与对策。
其他文献
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关于闲暇生活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迫切,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闲暇生活对于个人来说关系到人们能不能得到充分享受和
学位
医疗问题是当前我国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而农村医疗既是我国医疗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力相对比较薄弱的部分。当前我国农村仍有8亿左右的居民,这部分农村居民对于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