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游记中的印度书写(2000-2012)”所研究的,是在中国大陆出版的、以印度为行旅目的地而写作的游记中体现的印度形象,研究对象的时间则限定在进入21世纪之后至今。目前我国学界对于“中国的印度形象”这一课题的研究集中于其在古代著作如《大唐西域记》、《佛国记》等作品中的体现,着墨于当代中国的印度形象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见。进入新世纪后的十多年间,在我国大陆出版的印度游记著作约有60本,在数量上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在质量上也有不少佳作。同时,印度游记在短时间内出现“井喷式”增长这一现象,本身也是值得注意的。因此,本文试图归纳当代中国印度游记中的印度形象,分析这些形象的特点,并探寻其形成的过程背后的文化原因。行旅是一个不断与“他者”相遇的过程。本文立足于跨文化的立场,部分借鉴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方法,将研究建立在对印度游记的不同描述的文本细读基础上,重点对新世纪以来的印度游记的典范性文本进行解读,展示传统集体想象影响下的中国人眼中的印度形象的特点与变化发展。游记一般具有较强的叙事性,但是从形象学的角度看,任何异域描写都是一种文化想象,不同行旅者的身份决定了他们在游记这种文化叙事文本中,对构建印度的集体想象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复杂多变的印度形象,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对中国文化自身的思索。文章首先区分了印度游记的四个类型并选取了相应的代表文本,接着归纳总结了印度游记中呈现的三个不同侧面的“印度形象”,并分析当代中国行旅者看待印度的文化心理和思维模式特点,最后总结新世纪以来的印度游记在印度形象生成中的作用和意义:游记文本是一种文化叙事,游记间的互证充分展现了新世纪以来中国对印度的集体想象;这些行旅者作为印度形象的构建者,均受到中国传统的对印度的集体想象的影响,但他们对这种集体想象有继承有背离,并借助印度形象言说自我欲望、反思自身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