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氧化钒的中红外等离子体天线调谐特性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iaoemoshou123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氧化钒是一种具有相变特性的过渡金属氧化物,能在68℃的相变温度点发生高温金属相和低温半导体相的可逆转变,同时伴随着电学和光学性能的剧烈变化。基于其优良的相变特性,二氧化钒在微电子、光电子及传感器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近些年中红外(3μm~30μm的电磁波)光波在军事和民用领域显示出极大的应用价值,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利用电控二氧化钒相变来实现对中红外光学器件响应的动态调制对于推进中红外技术的实用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二氧化钒作为相变功能材料,设计并制作出了一种中红外可调谐等离子体天线器件,并以热和电两种不同的方式激励二氧化钒相变探究其相变机理。器件为多层膜结构,以硅片为基底。首先用电子束蒸发(EBE)在硅基底上镀300nm的铜薄膜作为反射层,然后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PECVD)在铜薄膜上镀100 nm的二氧化硅薄膜作为过渡层,再利用反应磁控溅射方法在二氧化硅薄膜上镀250 nm的二氧化钒薄膜,最后利用湿法光刻和电子束蒸发技术在二氧化钒薄膜上生长厚度为200 nm的金插指天线。具体结构为,金属条宽度2.5μm、金属条长度3.8 mm、相邻金属条间距4.5μm、整体阵列大小4.0 mm×4.0 mm。叉指型金属条阵列不仅是电控二氧化钒相变的电极,而且作为中红外光的等离子体天线。在实验测试过程中,以电压激励的方式下,器件在二氧化钒薄膜相变前后对25.5 THz左右的中红外光的调制深度为30%,响应频率的调节范围为3.5%;改变激励方式,在热激励二氧化钒薄膜相变测试过程中得到了与电压激励方式下相同的结果。为了探究二氧化钒的相变机理,我们对电压激励过程中器件的温度进行了记录,并在COMSOL软件中进行了模拟,结果发现在电压激励下器件的温度与热激励下基本相同,该结果表明电压激励二氧化钒相变主要是是由焦耳热引起的。本文所述的中红外调制器制作简单、成本低,在较低的工作电压下即实现了对中红外光的调制,这对于推进可重置红外传感器实用化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雷达技术的日益发展,可探测的目标种类也更加丰富,可应用的场景也更加多样。在复杂的场景下,高强度的杂波和噪声会严重影响雷达对目标的检测和跟踪,特别是检测门限设置问题和数据关联计算问题都会变得十分麻烦。因此,如何提升雷达系统对于微弱目标的检测和跟踪的相关性能,是现今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通过改进雷达信号的处理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处理微弱目标的检测及跟踪问题上的性能。在强杂波、强干扰和低信噪比条件下
目的 探讨50Hz磁场不同强度、不同暴露时间对不同年龄大鼠海马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学习记忆能力基本同等的32只雄性SD青龄(2~3月)大鼠随机分为4组(50Hz磁场
隐形正畸口腔矫治材料,临床上用于牙齿矫正领域,其不仅外形较传统牙齿矫正器更加能让使用者接受,且具有较强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因此市场巨大。不过由于相关材料均是从国外进口
目的了解柴油机尾气碳烟颗粒冷凝物中有机污染物的化学组成.方法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及选择离子检测技术,结合超声波溶剂提取和柱层析分离方法.结果检出144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