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丹霞地貌的研究,在研究中,许多学者对丹霞地貌区的旅游开发关注较多,而丹霞地貌区的植被分异规律一直未引起重视。在以往山体植被分异规律研究中主要研究山体海拔高度对植被和土壤类型影响,而丹霞地貌区山体相对海拔和绝对海拔都不高,没有达到植被分异的高度,但是在丹霞地貌植被植被分布特点,确实存在一定的分异规律,这种分异主要是受顶平、身陡、麓缓的特殊地貌类型影响形成的,笔者以典型的丹霞地貌区——丹霞山景区为例详细分析丹霞地貌植被分异规律。
论文以丹霞山景区作为考察点,对景区内植被进行详细考察,在孤立山顶、缓丘、沟谷、坡地和山脊分别做样方,对各样方的植被进行记名计数,然后分析数据,得出个样方群落优势物种和群落系数,并对比分析各样方群落系数差异。
丹霞山景区的植被物种主要以亚热带植物为主,在植被分布上存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一定分异规律。对比分析各样方群落系数得出丹霞地貌的水平分异和垂直分异特点,水平分异主要表现在:孤立山顶植被类型的垂的环状分布;孤立山顶植被的边缘效应;孤立山顶面积对植被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植被的垂直分异主要表现在山顶-岩壁-缓坡-沟谷-冲沟植被类型的差异,各地貌部位群落外貌的差异。本文还利用综合自然地理学、岛屿生物地理学和植物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形成这种分异的影响因素。
地貌的多样性与群落的多样性是相统一的,本文根据植被分异特点,探讨植被在景观设计、旅游开发、旅游规划、地貌造型以及旅游解说中的应用。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植被保护和旅游开发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地貌复杂多样的地区也是植被保护较好的地区,地貌多样性与植物资源的多样性相一致;旅游开发又对植被和地貌起到保护作用,事实也说明植被保护不好的地区植被的破坏现象较严重。论文从植被和地貌保护方面,论述如何在旅游开发中既满足旅游开发的需要,又保护植被资源,实现植被保护和旅游开发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