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Red Star Over China》是美国著名战地记者埃德加·斯诺纪实性报道之作;它不仅真实地记录了当时中国和中国苏区的实际情况,而且生动地描述了中国红军领导人及默默无闻的战士和群众的生活和信仰。该书在西方世界广泛传播,帮助中国共产党赢得了海外人民的同情与支持。在不同历史时期,诸多学者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一些学者将其翻译为中文。本文以董乐山所译《Red Star Over China》为研究对象,拟从回译视角,研究其翻译思想及其所蕴含的翻译策略及方法。回译是指将关于某一源语文化现象的外文文本翻译为源语文本的过程;可分为“有本回译”和“无本回译”。《Red Star Over China》的翻译属于无本回译。斯诺创作《Red Star Over China》过程中,专有名词的表达带有英语语言的特点,并非用汉语拼音,比如人名、地名、文化负载词、书刊文章、史料和典故。在回译的过程中,目标读者为中国读者,董乐山使用归化方法,复用中国人常用的人名、地名和概念术语等。在回译策略方面,董乐山句法上增译和省译,使译文言简意赅,合乎汉语写作规范;在文化上,体现了注释以及解释插入的方法,使译文更加准确,连贯易懂。变通是文化差异回译过程中的归化;解释插入是董乐山根据自己对原文的理解增补必要信息;注释除了注释原作中归化的部分,还包括对历史史实的注释。《Red Star Over China》属于纪实性报告文学,更加注重内容的真实性;斯诺为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了解有限。在回译的过程中,译者应根据读者期待,辨别真伪,查缺补漏,真实详细还原历史人物及事件,使译文生动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