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北部地区经济中心,同长三角、珠三角并列为我国三大经济增长极。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京津冀协同发展”同“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一起作为新时期国家的三大主要区域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进需要流通先行,流通业协同发展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是由于京津冀流通业产业结构不平衡,流通壁垒的存在,使得京津冀流通一体化面临着很多的问题。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持续推进,对京津冀流通业协同发展的内涵并没有科学严谨的界定。为此,通过界定流通产业协同发展理论的内涵,建立京津冀流通业协同发展模型,分析京津冀流通业协同发展的背后因素,建立京津冀流通业协同发展路径,对京津冀流通产业协同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首先从京津冀流通业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出发,梳理了系统论、协同学、区域经济理论、流通业相关理论的发展脉络与研究前沿。然后从系统论和协同学角度,将流通区域经济理论同空间经济理论结合在一起,界定了京津冀流通业协同发展理论的内涵:京津冀流通业协同发展指的就是京津冀作为一个区域系统,北京市流通业、天津市流通业和河北省流通业作为三个子系统,研究三个子系统流通业之间和各子系统内部,即流通业内部各要素之间,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如何实现由无序发展向有序发展迈进,形成各子系统流通业内部均衡发展,各子系统流通业之间优势互补、协同推进、同子系统相适合的发展,最后达到整个京津冀区域系统流通业的协同状态。本文接着分析了京津冀流通业协同发展现状,建立了京津冀流通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模型和京津冀流通业协同发展指标体系,主要包括3大指标和9个小指标,然后通过2006年至2014年数据的实证分析,指出京津冀流通业协同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为京津冀流通业协同发展机制的建立和路径提供指导。之后通过京津冀流通业协同发展理论的界定和实证分析表明,京津冀流通产业发展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协同,本文京津冀流通业不协同的原因与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探讨了京津冀流通业协同发展的三大路径,主要包括过程路径、组织路径和目标路径,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