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体裁法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hexiaole6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写作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然而,写作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在所有宏观技巧——听、说、读、写技巧中,写作技巧也许是最难掌握的。因此很有必要研究写作教学,以便老师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中国已经进行了二十几年,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在逐步提高,但英语写作却一直都是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中最薄弱的环节。因此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和寻找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引起教育者和学生们的广泛关注。在本论文的引言部分,作者指出此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文献综述,阐述了在我国写作教学领域,三种教学方法被教师所采用:成果教学法,过程教学法和体裁教学法。他们有各自的优、缺点,但经教学实践证明,此三种方法对于提高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并非行之有效,分析如下:成果教学法重视语言知识,特别注重词汇,句法和衔接手段的恰当使用,一般包括四个步骤:熟悉范文;控制性训练;指导性写作;自由写作。成果教学法以行为主义为其理论基础,教学过程亦被看作是刺激——反应的过程。教师以学生的作文作为最后的成果进行修改、评分、评判的依据;而学生认为写作的提高只有改正自己的语言错误。成果教学法过分注重写作结果,学生的写作过程完全受到教师的控制,而且写作过程似乎是机械的模仿过程,所以学生的创造力受到压抑,写作兴趣索然。此教学法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是和当前外语学界“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相悖的。过程教学法是针对成果教学法的不足而产生的,认为写作过程是由制定计划、寻找素材、撰写草稿、审校等环节和技能训练构成。与成果教学法相比,过程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写作过程的培训,学生不是学习,而是逐步获得了写作技巧。在此教学法中教师的地位是辅助的,而学生会在团队活动中意识到写作过程是一种群体间的交际活动,而不是作者的个人行为(韩金龙,2001)。体裁教学法是近10年随着体裁理论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法,体裁理论认为交际目的是体裁的决定性因素,使用不同的语篇体裁(如求职信、科研论文、法律文书等)来实现不同的目的。体裁教学法强调的是语言的宏观社会目的,而不是单个词或句子的微观语义功能。Badger和White(2000)指出体裁教学法的缺点是对写作技巧重视不够;学生显得有些被动。为了充分发挥三种教学法各自的优点,Badger和White(2000)提出了一种综合的教学模式,称作“过程体裁教学法”,此教学模式认为,写作应包括语言知识(体现在成果和体裁教学法中)、语境知识(体现在体裁教学法中)、写作目的(体现在体裁教学法中)和写作技巧(体现在过程教学法中)等要素。写作目的、语言知识和语境知识都可以为作者提供足够多的输入,可以使学生有话可说,调动学生的写作潜力;写作技巧的训练可以使学生知道怎么说。过程体裁教学法的根本原则在于:写作本质上是受情景/社会语境制约并由交际目的决定的一种交际手段;写作过程既可以学习语言知识,又可以学习写作技巧;通过范文讲解,集体仿写,小组互改和教师批改等,学生可以分别或同时通过范文,同学和教师获得必要的知识或技能输入;教学过程既能发挥教师和范文的指导作用,又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为了检测过程体裁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实际应用效果,本文作者于2006-2007学年的第二学期做了一个教学实验。本次实验应用了SPSS软件包来统计、分析实验前后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两组同学的写作水平差异。实验持续了一个学期(15个教学周),实验对象为来自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两个自然班的88名非英语专业的大二学生,一个为实验班,一个为受控班。整个实验过程分为三个步骤: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实验前,所有的实验对象都要求30分钟内写一篇作文,完成后由两名教师依据四级作文评分标准分别给予评分。在实验中,实验班在写作教学中采用的是过程体裁教学法,而受控班采用的是传统的成果教学法。实验后,两个班级的同学被要求写出与实验前同样要求的作文,评分教师也是实验前给予评分的两位教师。与此同时,两个班级同学还需要填写调查问卷来反馈他们实验前后对待写作的态度的差异。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收集、统计和分析,本文得出一个积极肯定的答案:这种综合的教学法——过程体裁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这种提高不仅反映在作文分数的增加,同时反映在写作的方方面面,如单词数量的增加;单词的变化性的增强;单词错误率的下降等。基于Badger和White的理论,鉴于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过于强调语法形式;过多强调最后的写作成果;课堂上缺少特殊体裁的写作:缺少多样化的反馈。本文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出四点建议:均衡语法形式与语篇功能;重视多方面的输入:拓展写作课程;提供有更加有价值的评价和多样化的反馈形式。尽管本实验取得了喜人的结果,但仍有许多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本次实验的时间跨度是有限的,仅为一学期,因此难以说明学生们所取得的进步是持久的。实验对象为来自一所大学的两个班级,不足以代表所有大学生。希望从事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教师能够采用过程体裁教学法,并对此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其他文献
离子液体在酸性物质分离、生物质转化等领域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离子液体的氢键碱性在上述应用中起到关键作用,但离子液体结构-碱性关系及调控机制尚未得到系统阐明。此外,
本文首先合成有机金属盐:四水对苯甲磺酸锌Zn(p-CH3PhSO3)2·4H2O、四水苯甲酸锌Zn(PhCOO)2·4H2O,四水邻羟基苯甲酸铜Cu(o-HOPhCOO)2·4H2Ck四水邻羟基苯甲酸锌Zn(o-HOPhCOO)
随着化石能源的日渐枯竭、粮食危机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开发新的替代能源已成为必然选择。纤维素作为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实物资源,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有效利用纤维
<正>2015年3月20日—21日,第三届"语言中的显著性和局部性"国际学术研讨会分别在北京梦溪宾馆第三会议室和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综合楼707会议室隆重举行。会议由北京语言
姜黄素(Curcumin)具有抗菌、抗氧化、抗艾滋病毒、抗肿瘤等多方面药理作用。但研究中发现姜黄素难溶于水,在碱性条件下易于降解,在有机溶剂中见光易分解,口服给药时姜黄素被
东晋书法艺术中的超脱、随意的姿容风貌,是当时社会普遍的审美心理,尚韵书法反映东晋士人们的生活、思想和追求,也反映了他们的变革精神。
本文从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出发,探讨绿色施工理念普及不足的原因。根据我国建筑工程的现实需要,构建完善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达到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有效性,解决建筑工程施
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调查美国高级汉语学习者第一语言语义迁移在汉语二语积极词汇习得中的作用,汉语学习者在二语词汇运用中所用的策略以及他们对第一语言在二语
本文以杨木(Populus L.)为原料,采用酸解法和硝酸-乙醇法分离制备得到酸不溶木质素和纤维素,利用热重分析技术研究其热解反应特性和动力学,利用热重-红外联用分析仪与固定床热解炉
近年来,网络反腐迅速发展,但个人信息保护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从相关调查出发,阐述并分析我国网络反腐过程中个人信息的保护现状,提出了如何平衡两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并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