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低钙透析联合1,25(OH)2D3及碳酸钙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继发性甲旁亢的临床观察目的:对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应用低钙透析联合1,25(OH)2D3及碳酸钙治疗,通过定期测定血清钙、磷、白蛋白、甲状旁腺素、碱性磷酸酶等指标,观察联合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6年5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3例,入选患者血钙均大于8mg/dl,iPTH大于300pg/ml。分为Ⅰ组(iPTH300-600pg/ml)和Ⅱ组(iPTH600-1000pg/ml),起始量分别给予1,25(OH)2D32-3ug/w和4-6ug/w,分2-3次口服冲击治疗,配合碳酸钙口服降磷,并联合低钙透析(透析液钙浓度为1.25mmol/l),总观察期20周。监测治疗前后患者血钙、磷、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素、碱性磷酸酶等指标及药物用量变化情况。血清iPTH测定应用放免法,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白蛋白等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随机区组方差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P<0.01为差异显著。结果:(1)血清钙、磷、钙磷乘积的变化:入选患者透析前血钙(9.48±1.04)mg/dl,血磷(6.27±1.58)mg/dl。联合治疗后血钙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血磷下降明显,在第2、12、20周均有统计学差异。在联合治疗前,多数入组患者钙磷乘积较高,平均(59.22±14.86)mg2/dl2,在治疗后各个观察周均显示了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2)药物用量及iPTH、AKP水平变化:Ⅰ组患者联合治疗碳酸钙剂量较起始量有所升高,但变化不明显。活性维生素D用量较起始量下降,在第20周变化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碱性磷酸酶和血清白蛋白在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保持稳定。Ⅱ组患者治疗后碳酸钙用量较治疗前变化不明显,活性维生素D用量较起始量明显下降,在第12周、第20周变化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碱性磷酸酶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血清白蛋白水平保持稳定。结论:合理调整活性维生素D用量,配合碳酸钙及低钙透析可有效控制血透患者继发性甲旁亢,并且在治疗的早期疗效更显著,安全性良好。第二部分聚苯乙烯磺酸镧治疗腺嘌呤性慢肾衰动物模型钙磷代谢异常的实验研究目的:观察聚苯乙烯磺酸镧对大鼠腺嘌呤性慢肾衰钙磷代谢的影响及该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雄性Wastar大鼠90只,参照Yokozawa方法腺嘌呤0.3g/kg.d灌胃,连续25天。将造模成功动物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聚苯乙烯磺酸镧1.5、0.75、0.375g/kg三个剂量组,阳性对照碳酸钙咀嚼片组及模型对照组,各组大鼠每日给相应供试品,连续用药22天。另设一组空白对照组。给药开始后7、14、21天称取动物体重,观察体重变化。给药10、21天后1小时,自大鼠颈静脉取血检测血清PTH、Urea、Cre、P、Ca、K、RBC、Hb、PLT、HCT。给药22天后1小时处死大鼠,摘取双侧肾脏,称重肾脏系数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待测),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采用随机区组方差分析及q检验。结果:1.造模成功动物75只。2.聚苯乙烯磺酸镧对慢性肾衰大鼠一般情况及体重的影响:腺嘌呤灌胃5天后造模动物即出现活动减少,造模第8天后开始有动物死亡,死亡多集中于给腺嘌呤后14-20天。给聚苯乙烯磺酸镧对慢性肾衰大鼠体重及各组动物存活情况的影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聚苯乙烯磺酸镧对慢性肾衰大鼠RBC、Hb、PLT及HCT的影响:聚苯乙烯磺酸镧中剂量组在给药10天,血红蛋白值、红细胞压积高于模型组,P<0.05。其他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给药21天后各检测指标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3聚苯乙烯磺酸镧对慢性肾衰大鼠血清Urea、Cre、PTH、P、Ca、K及钙磷乘积的影响:聚苯乙烯磺酸镧大剂量组在给药21天后血清磷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并显示出一定程度的降钾作用,对血清钙无影响。其他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给药10天各检测指标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因标本溶血,未能得到该药对血PTH的影响。4聚苯乙烯磺酸镧对慢性肾衰大鼠肾脏形态及肾脏系数的影响聚苯乙烯磺酸镧各剂量组大鼠肾系数与模型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聚苯乙烯磺酸镧(1.5g/kg剂量组)可有效降低腺嘌呤性慢肾衰大鼠血清磷水平,并显示出一定程度的降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