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是人类有史以来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回顾教育史便可以发现,教学的每一次飞跃无一不是来自于教学的创造。从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到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再到杜威的“从做中学”,这些教育家创造性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决定了那个时代的教学样态,也推动着教学的每一次发展和转向。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创造是教学的生命。
创造活动发生的最基本的动因是来自于满足人之为人的本原需要,创造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的实现:教学是一门艺术,创造是教师教学艺术追求的内在要求;同时,新课程改革以来,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也为教师教学创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所有这些决定了教师教学创造的可能性。所谓教学创造是指教学主体发挥个人或团体的创造力,为了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形成新颖独特的、具有个人或社会价值的、能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并促进教学发展的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师教学创造具有合规律性、发展性、互动性、审美性等特点。李吉林的情境教学体系是教师教学创造的一个典型,其教学创造品主要表现为教学手段的创新、教学方法的革新、教学结构的优化和教育空间的拓展。
教师教学创造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条件。从教师自身来说,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创造素质,包括发现教学创造性问题的能力、明确教学创造性问题的能力、阐述教学创造性问题的能力、组织教学创造性问题的能力、输出教学创造新方案的能力等教学创造能力,以及进取心、探究欲望、超强的意志、奉献精神、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热爱等教学创造人格特征。从外部条件来说,社会应当为教师教学创造提供良好的创造环境,稳定的社会条件、开放的教育政策、和谐的人际环境等都是教师教学创造不可或缺的条件。在诸多条件的保障下,教师教学创造才有可能顺利进行。教师教学创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般包括准备阶段、发现问题阶段、酝酿阶段、豁朗阶段、创生阶段、验证阶段、成果推广阶段七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