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z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成年犯是犯罪人群中的特殊群体,对其改造既要顾及惩罚性也要考虑日后顺利复归社会的重要性,而这恰好与社区矫正制度的设计理念不谋而合。因此,设立和完善针对未成年犯特点的社区矫正制度和运作模式十分必要。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已基本建立了适宜本国家或地区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我国也一直致力于探寻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的措施,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专章规定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问题就是一个典型例证。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指出要制定社区矫正法,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的通知中也指出加强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强化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因此,深入研究和探索适宜我国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在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刑事诉讼法》中对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的规定为该项制度的事实提供了法律依据,各地如火如荼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试点项目为该项制度的具体实施提供了有益的范本。对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的研究,首先就要搞清楚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的内涵及特点;并通过对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的历史沿革的全面回顾,以史知今;我国社区矫正制度从2003年试点到现如今的全面推进,已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北京、上海两种典型模式是研究我国该制度实施现状和进行总体评价的最好切入点,放眼世界,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并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制度体系,例如美国、英国和日本,通过梳理域外该制度的发展历程,归纳分析域外该制度的有关特点,对我国该制度的进一步探索具有启示作用并且一些国家实践中所形成的有益经验我们可以引进、借鉴。由于我国社区矫正起步较晚,在很多方面存在问题,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归纳总结出四个方面:理念问题、文本问题、实践问题、监督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包括加强舆论宣传,转变传统观念,完备社区矫正立法、细化相关制度,强化未成年犯特点、提升制度专门性,转变监管现状、增强执法权威性等四项具体措施,希望对完善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有所帮助。
其他文献
未成年人的身心处于发展过程,可塑性较强,对于未成年的教育和矫正成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重要一项,而修改后的刑诉法在提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水平方面的努力有目共睹,与此同时
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传播与发展,自媒体在诸多信息传播媒介中异军突起,例如微信、微博发展迅猛,在当前信息传播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当前互联网发展新趋势,公安机关积极转
农村群体性事件是指当农民缺乏其他可行的制度化方式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情况下,通过体制外集体行为来解决利益纠纷、维护自身权益的必然产物。在我国社会全面转型和城乡一体
论述了编辑出版科技情报刊物的重要性、科技情报刊物与科技情报事业发展的关系以及对加强科技情报刊物编辑出版工作的若干看法。
我国十四亿人口中有近四分之一在农村,农村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为了推动农村发展,国家对农村的扶持力度逐年增加,各项强农惠农富农资金源源不断流向农村。在这些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