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钢-混凝土粘结性能的试验研究

来源 :内蒙古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aac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型钢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是影响型钢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性能、破坏形态、承载能力、裂缝和变形的重要因素,也是确定型钢混凝土结构粘结滑移本构关系、破坏准则和进行结构或构件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关键问题.因此,有必要从试验和理论角度对型钢混凝土粘结性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提供必要的信息.该文以11个型钢混凝土试件的钢骨压入试验为基础,对实腹式型钢-混凝土粘结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分析破坏形态、粘结机理、粘结强度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粘结应力的分布模式和极限粘结力的计算公式;通过位置函数、粘结滑移的基本形式,建立了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的本构关系;试验表明:SRC构件局部最大粘结应力τ<,max>发生在试件加载端部,并与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成线性增长关系;型钢翼缘和腹板表面粘结应力τ沿粘结锚固方向呈指数分布,且翼缘表面的粘结应力大于腹板表面的应力;最后,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研究了型钢混凝土构件外围混凝土的应力分布.计算结果、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通过对型钢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提出了型钢混凝土构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构造措施;分析了型钢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许多有益建议;这些都将对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通过对隧洞开挖过程进行非线性模拟,分析了隧洞施工全过程的力学性态及其特点。结合国家大型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以大伙房水库引水隧洞为例,在查阅与
摘    要   随着基础建设的发展,人们需要在软弱地基上修建建筑物和构筑物,对于软土地基来说,沉降和差异沉降的控制是设计的关键。桩筏基础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减小沉
钢框架结构在中国高层钢结构抗震设计中广泛应用.该文主要是为了研究一种新型抗震节点——腹板开洞型节点的弯矩-曲率关系,为钢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反应分析做准备.
混凝土的因锈胀裂多首先发生在截面角区,暴露出传统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截面耐久性不等的弊病.为了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近年来研究者开始用纤维增强聚合物筋(FRP Bar)取代建
高层建筑基础大多采用桩基础,需要开挖很深的基坑,且在基坑开挖前,工程桩先施工。从大量的侧向位移实测资料来看,坑底以下土体位移都较小,其原因是工程桩减小位移起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