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对导师苏藩主任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进行了总结,我师师出名门,博采众长,帅古而不泥古,经验丰富,业医治学,孜孜不倦,力求中西医结合,在长期的临床医疗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和医疗风格。导师注重经典的学习,注重眼部与全身结合辨证方法,注重眼病中西医结合的诊治方向,辨证过程中强调“气滞血瘀”与眼病的关系,治疗过程中注意调畅气机,顾护脾胃,调养阴精。尤其在治疗眼底血证方面,导师有自己的独到之处,1998年他带领我科医务人员创立了云南省卫生厅中医眼科重点专病——眼底血症,统一了眼科各种眼底出血疾病的中医诊断及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现代中医眼科界认为眼底出血的症结在于气滞血瘀,栓子阻塞脉道(静脉)。气滞主要是气机不利,血瘀是因血液流速减慢或停滞,或渗于脉外而致血瘀。气滞血瘀的根本原因在于脏腑功能失调,如心火亢奋,心气虚,肝气郁结,脾气虚弱,肺气不足,气机壅塞以及肾气虚,肾精亏都可导致。导师认为血行脉中,气行脉外,,一方面“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另一方面,血瘀亦可致气机升降失常,波及五脏六腑、表里内外、四肢九窍,发生种种病理变化,气滞导致血瘀,血瘀加重气滞,二者互为因果,血瘀可以凝结,凝结于脉中形成血栓而阻塞脉道发生出血。导师认为,眼睛出于组织紧密、血络微细的特点,血络易被各种病变及病理产物阻塞而发生出血,根据出血证的规律“出血必有瘀,有瘀必出血,瘀滞损三光,瘀化则目明”导师提出眼底出血症与其它出血症不同,临证中不宜单纯止血,而宜尽早活血化瘀、理气通络,应从眼局部和整体的病情变化进行辨证施治,随证选药,才能取得较好子的疗效,并达到“治病必求于本”的目的: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导师还补允完善了眼底出血症的理论,创新和建立了脾肾阳虚、瘀湿不化证型,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肾阳气互相资助,脾主统血,脾虚不能统摄血液,血不循经溢于脉外,而见视衣出血,离经之血为瘀血,瘀血阻滞目络,神光不能发越于外发而为本病,临证中以温阳化气、健脾利水、温经活血为原则,以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导师研制的院内制剂“复方光明胶囊”、‘珍珠光明丸”做为眼底血症及各种眼疾的临床用药,取得了显著疗效。跟师学习过程中积累了导师眼底血证、视瞻昏渺、云雾移睛、神水将枯、聚星障、风牵偏视等的临床治疗经验,对以上各种常见眼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原则及拟方用药进行了分类总结,并对其中神水将枯进行了临床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摘要如下:目的:干眼症为—眼科常见、多发病,其病因不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其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并有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学习,而西医对干眼症的治疗主要为使用人工泪液,但其只是对症治疗,不能从根本解决病因,中医采用辨证施治,标本兼顾,取得较好疗效。本临床研究对导师苏藩主任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干眼症的有效性做出客观评价。方法:将60例确诊干·眼眼症患者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分为肝经风热型、肝脾不调型、肝肾阴虚型三型,分别予拟定方药口服,对照组予玻璃酸钠眼液点眼,两组均治疗30日为一疗程,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综合症状评分、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赋值进行观察记录,再将各组治疗前后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对比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本临床研究的60例病例,男性14例,女性46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44.13±12.18岁,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治疗前症状评分、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赋值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经治疗后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治疗干眼症均有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改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角膜荧光素赋值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问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导师认为干眼症的发病与肝、肾、脾、肺关系密切,肝经风热、肝肾阴虚、肝之阴液不足、肝郁气滞、脾虚不运是其发病主要原因,肺失宣降、燥伤肺阴不能上荣于目是其发病的重要诱发因素。肺为水之上源,燥邪伤肿,肺失宣肃,肝主藏血,肾主藏精,其为母了关系,故称“肝肾同源”,又称“乙癸同源”。在治疗中以养阴血、益肾精治其本,祛风清热、润燥治其标,并加强中州的气化和肺的宣肃功能,使精血濡润于目,标本兼治,诸症悉解。经临床研究的统计学分析,提示辨证分型治疗干·眼症是有效的,在延长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改善角膜染色、改善眼部症状(眼干、眼红、异物感、视疲劳等)方面都有一定作用,可在今后的工作中广泛地运用于临床,并不断积累病例资料,扩大临床研究的样本量,进一步规范制定统一的疗效判定标准,使课题的可重复性及科学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