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体各系统的生理活动均具有明显的节律现象,从分子生化现象、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直至个体的心理行为几乎都存在着不同频率的周期性波动。依照节律的周期长短可将之分为三种类型:1、近日节律(Circadian Rhythm, 或称昼夜节律, Diurnal Rhythm),节律周期接近24 小时,一般为20-28 小时;2、超日节律(Ultradian Rhythm),节律周期明显短于24 小时,一般短于20 小时;3、亚日节律(Infradian Rhythm),节律周期显著长于24小时,一般长于28 小时。在人类最为常见且研究最多的是近日节律,心血管系统的多数生理与病理现象均属此类。近年研究发现,人体血压呈现为典型的近日节律特征,并且在高血压患者中,血压的昼夜节律特征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因此,充分认识血压的时间生物学特性、深入探讨血压生物节律的调节机制对于更好的防治高血压病具有重要意义。血压水平的调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儿茶酚胺、血管内皮源性活性物质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述血管活性物质的水平或活性变化将对血压水平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深入探讨血管活性物质的昼夜波动特征对于进一步了解血压近日节律的调控及其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此前,国外部分学者曾对肾素(Ren)、血管紧张素II (AngII)、醛固酮(Ald)、肾上腺素(E)与去甲肾上腺素(NE)、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等物质的血浆水平或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证实上述物质的血浓度或血浆活性存在典型的昼夜节律现象。但这些研究多数仅限于血循环水平。上述物质的组织分布以及分子水平的表达是否存在近日节律尚不清楚,且血管活性物质的昼夜波动与血压昼夜节律之间的关系亦有待深入探讨。生命体各种节律现象是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逐渐产生并作为一种遗传信息保持下来的。自地球上出现生命伊始,伴随着地球的公转与自转,生命体经历着周而复始的温度(一年四季的温度差异与昼夜温度差异)与亮度(主要是昼夜之间的明暗交替)的周期性变化。为了更好的适应生存环境,生命体内的各种生理、生化或代谢过程也不断发生着相应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