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琴,是由西方传入的乐器,为中国音乐教育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现如今由于教育政策的革新、时代的转变、生活条件的优化等原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习钢琴。由于学生的增多,钢琴教师的需求量也随之增长。有些师范院校为了应对学生与课时数量的增加,往往不自觉地忽视了对教学质的把控,及对重要性的关注。钢琴教学中的主导者——钢琴教师一般需要经过师范院校或是音乐学院的专业学习。钢琴教师,需在熟悉教育学、心理学、音乐史、钢琴的发展历史,以及钢琴风格流派的演进历史;同时对钢琴演奏技巧、练习方法等本体方面知识、方法、技巧纯熟掌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因为对象条件的变化,还可能会出现符合或是背离传统与展业标准要求的情况。一旦不符合专业教学的要求,教学质量就得不到保障与提高,甚至让学生在未踏上职业教师道路已经走入了误区、盲区,进而使学生在学习、练习、表演等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无法达成,从而学习情况逐步恶化,以致误人子弟的结果循环发生。本文选取了苏北地区三所师范院校①音乐教育专业,对其钢琴演奏的教学活动进行调查与研究。本文运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大致是:定性分析法、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描述性研究法、例证法、数量研究法。旨在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并根据对教师的访问、文献的阅读和导师的指导等进行研究、思考,并提出解决对策与建议。通过对三所院校的调查,发现学生在钢琴演奏基础技巧、视奏、作品演绎等方面都存在着影响教学质量与效果的问题。目前关于音乐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方案最新的就是由教育部颁发2013版,其中明确规定其培养要求:要具有音乐教育的基本能力,掌握在学科专长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各音乐门类的方法和技能。如此一来就要求学生不仅会弹奏,而且需要能够在今后,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后,能够牢记教学各方面要求,正确的实施教学,在目标与过程环节中,强化标准管理与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模式的改革实践;并在钢琴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建立反馈调控机制,不断发现问题、认识问题、改正问题,让教学质量得到不断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