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性别控制在畜牧业生产中一直受到高度重视,性别鉴定又是性别控制的重要步骤和手段,主要有移植前结合胚胎移植对胚胎的性别鉴定和妊娠后对胎儿的性别鉴定。但在生产实践中奶牛胚胎移植的数量只占有很少的比例,主要还是以人工授精为主,因此,奶牛妊娠早期胚胎性别鉴定在奶牛性别控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奶牛妊娠后胚胎性别鉴定主要采用羊膜腔穿刺或绒毛膜取样,该方法为一种创伤性的方法,对母体尤其是对胎儿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从妊娠奶牛血浆中检测胎儿DNA的方法将使非创伤性的产前胚胎性别鉴定变成可能。本研究主要针对人工授精后的妊娠奶牛进行早期胚胎性别鉴定,探索奶牛早期胚胎性别鉴定无损伤的新方法,从而达到快速、无创伤、准确地鉴定早期胚胎性别,为奶牛性别控制奠定基础,从而提高奶牛生产的经济效益。而妊娠奶牛外周血的血浆中存在的胎儿游离DNA为进行超早期奶牛胚胎的性别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利用妊娠奶牛血液对胚胎进行性别鉴定可以避免或减少对母体及胎儿的损害,以保证早期胚胎的正常发育和生长。试验过程中还设计了牛牙釉蛋白(Amelogenin,AML)基因引物用于奶牛的性别鉴定,并将其与SRY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发现,用N-PCR扩增SRY基因引物比较烦琐,同时也容易污染,但是扩增效率较高;而PCR扩增AML基因引物操作方便。对于基因组DNA来说,PCR扩增AML基因引物效果较好,而对于本来就微量的血浆DNA来说,N-PCR扩增效果更好。故本试验采用N-PCR扩增SRY基因的方法对32头不同发育阶段的奶牛胚胎进行了性别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妊娠期奶牛胚胎性别鉴定的平均准确率为80%,其中1~2月龄、2~3月龄、4~8月龄的性别鉴定准确率分别为60%、85.7%和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