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公示语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英译效果对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促进我国的对外交往和经济合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归化和异化,作为两种基本的翻译策略,其正确使用不仅可以更好地传递公示语信息,而且有利于规范公示语的英译。模因论是一种按照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在模因论中,模因通过人在社会环境下进行传播。语言本身可以被视为由模因构成的体系。因此,公示语,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同样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模因。一个好的公示语模因有三大特性:公开性,广泛接受性,高度传播性。在翻译实践中,异化用于翻译那些在原语中是强势模因,在目标语中无对应模因的公示语。归化的主要特点则在于更加清晰准确地表达信息,从而避免误解或造成困惑。在公示语翻译中,如果原语模因在目标语中有对应体,并且该对应体是固定用语或者惯例性表达,且被人们广泛接受,那么在归化翻译中应采用这样的强势模因。公示语包括三类:标识性公示语,指示性公示语和宣传语。标识性公示语通常指含有异域特色的景点名称,在其英译过程中,归化和异化应同时使用。指示性公示语常常在目标语中存在大众熟悉和广泛接受的固有模因,因此应以归化为主。对于宣传语,两种翻译策略应慎重选择,以便更加正确地再现原语内容和语气。文化因素在公示语的翻译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异化多用在把汉语的文化模因传播到其他文化的过程中。归化在对固定结构以及固定表达翻译时被广泛使用,以便为目标语读者提供熟悉,明确及直接的模因。同时,通过采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本文提出制造强势公示语模因的一些方法:依附模因的基因型以及表现型,借助幽默及修辞方法,从而使目标语读者更容易注意、记住、接受以及传播这些公示语模因。本文旨在为提高公示语英译质量提供启示。在模因理论指导下,为了解决具体的翻译问题,两种翻译策略应恰当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