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楂叶是山楂属植物(CrataegusL.)的干燥叶,作为传统中药材在我国已有近千年的药用历史,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降糖降脂、延缓衰老、抑菌等功效。山楂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及三萜类化合物,这两类化合物均是山楂叶主要的药理活性成分。提取分离山楂叶有效成分并研究其主要活性,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山楂叶产品,能够延长山楂叶加工产业链,充分提高山楂叶的利用价值,实现山楂叶功能成分的梯次利用。因此,开展山楂叶活性成分提取分离研究,开发新型保健产品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山楂叶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对总黄酮得率影响显著的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料液比及超声时间为自变量,总黄酮得率为响应值,根据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优化出山楂叶总黄酮超声提取最佳工艺参数: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35、提取时间39min、提取温度72℃,在此条件下实际测定的总黄酮得率可达28.991mg/g,比普通浸提法提高91.9%,比乙醇回流法提高39%。2、山楂叶总黄酮体外活性研究表明:山楂叶总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值为1.36mg/mL,抑制能力相当于阿卡波糖(2.75 mg/mL)的2倍;对α-淀粉酶抑制作用的IC50值为1.34mg/mL,虽然抑制效果弱于阿卡波糖,但与植物来源的具有α-淀粉酶抑制作用的黄酮类物质相比,山楂叶总黄酮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效果。山楂叶总黄酮对DPPH、ABTS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IC50值分别为754.66μg/mL、113.47μg/mL,并且对Fe3+具有一定的还原力,但其抗氧化能力均明显弱于阳性对照抗坏血酸。3、运用各种分离技术,采用活性追踪方式对山楂叶水不溶部位、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从水不溶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具有较强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单体化合物1、单体化合物2,从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具有较好α-淀粉酶抑制活性的化合物3,经NMR、IR等波谱分析技术鉴定,确定分别为槲皮素(1)、熊果酸(2)和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3)。槲皮素、熊果酸IC50值分别为0.113 mg/mL、0.014 mg/mL,远低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2.75 mg/mL),表明它们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活性远高于阿卡波糖,抑制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槲皮素、熊果酸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类型均为非竞争性抑制;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IC50值为0.851 mg/mL,高于阿卡波糖IC50值,但仍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效果,对α-淀粉酶的抑制类型为竞争性抑制类型。4、按照一定的加工工艺制作山楂叶绿茶、山楂叶黑茶,通过特征成分测定发现,山楂绿茶保持较高黄酮含量(24.3mg/g)及多酚含量(15.4 mg/g),与山楂鲜叶相比下降不明显,而山楂黑茶黄酮及多酚含量大幅度降低;氨基酸测定表明,山楂绿茶氨基酸总量比原叶提高33.08%,而山楂黑茶各种氨基酸含量明显下降,比原叶降低25.86%。香气成分分析发现,山楂绿茶共有43种挥发性成分,香气成分醇醛酮含量均有所提高,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为紫罗酮、香叶基丙酮、丁香酚、苯乙醛、芳樟醇、叶绿醇、壬醛等,这些成分均为绿茶特征香气物质;山楂黑茶共检测出52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为芳樟醇、紫罗酮、香叶基丙酮、3,5-辛二烯-2-酮、α-松油醇等,这些成分使得山楂黑茶带有陈香木香的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