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人机平台的水稻生长特征监测研究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lihaido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无人机平台的发展为水稻生长监测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本研究以水稻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14年、2015年开展了不同品种、不同密度、不同氮水平的田间试验。并利用无人机分别搭载多光谱相机、数码相机和NDVI相机获取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的影像,通过影像处理获取水稻冠层的原始DN值、光谱信息、纹理特征,利用无人机影像原始DN值与纹理特征相结合对影像进行分类提取水稻覆盖度信息。同时分析不同植被指数与水稻叶面积指数(LAI)和籽粒产量的关系,构建基于无人机系统的水稻LAI估测和产量预测
其他文献
本试验选用旱露植宝3号、旱立停(ASA)、旱地龙(FA)三种抗旱节水剂对“薯/玉/苕”套种模式作物进行处理,通过对三种抗旱节水剂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时期、抗旱节水剂处理后的土壤含水量、光合生理指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抗旱系数(DRI)、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丙二醛)、膜保护系统(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经济效益等指标进行分析,以求能探明抗旱节水剂对作物的
为了进一步为小麦育种服务,本研究利用R146/R97杂交所得96个高代重组自交系所组成的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2008年11月种植于四川农业大学邛崃小麦育种基地,对其包括
学位
小麦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提高小麦总产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杂种优势的利用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恢复基因的遗传研究是选育小麦恢复系的理论基础。DNA分子标记筛选和标记辅助选择能极大地提高恢复系选育效率和准确性。筛选与育性恢复基因连锁的DNA分子标记,为育性恢复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及克隆育性恢复基因打下基础。本研究对AL型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