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将调查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的上肢肌肉力量和功能障碍情况,探讨抗阻运动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本研究是随机对照试验,通过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淋巴水肿室就诊的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3例,排除5例患者丢失,最终共有61例完成研究,其中对照组30例,干预组31例。两组均接受综合消肿治疗,在弹性绷带包扎或佩戴压力袖套的情况下进行锻炼。对照组接受常规功能锻炼指导,干预组接受为期24周的渐进式抗阻运动锻炼指导,患者分别在基线时、2周、12周、24周时进行测量和随访,测量内容包括患者的上肢周径、肩关节活动度、握力、DASH简式评分表、改良版肩关节评分。结果:1.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年龄、BMI、文化、婚姻及工作状况、付费方式、家庭平均月收入、居住地、诊断、癌症分期、术前是否绝经、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乳腺癌手术辅助治疗方式、患淋巴水肿病程、水肿距乳腺癌手术的发生时间、患侧手是否为主力手、握力是否存在问题、淋巴水肿诱发因素、脉管炎、腋网综合征、淋巴水肿分期、进展快慢及水肿后的处理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基线时两组上肢周径均差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vs干预组=13.24±12.11cm vs 12.82±7.06cm,t=0.165,P=0.869)。两组上肢周径均差呈逐渐下降趋势,在2周、12周、24周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9,0.018,0.005)。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上肢周径均差的差异,两组上肢周径均差的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不存在交互作用(P=0.125)。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患者上肢周径均差呈现逐渐下降趋势,2周时下降最快,12周时开始上升,24周时上肢周径不超过基线时均差数据,干预组周径均差始终小于对照组。3.47.0%的患者握力存在问题,基线时两组患侧握力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vs干预组=17.65±6.36kg vs 17.19±6.92kg,t=0.274,P=0.785),两组健侧握力也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对照组vs干预组=20.86±5.82kg vs 20.72±6.85kg,t=0.090,P=0.928)。干预24周后,患侧握力的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作用,分组在患侧握力上的影响存在统计学差异(F时间*分组=10.999,P<0.001),而分组对健侧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F时间*分组=2.597,P=0.062)。4.基线时两组患者前举(对照组vs干预组=149.45°vs151.3°)、外展(对照组vs干预组=151.5°vs 152.3°)、后伸(对照组vs干预组=53.85°vs 53.3°)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的差异。患侧前举、外展、后仲的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均不行存在交互作用(P>0.05)。随卷时间推移,患者的前举、外展、后伸角度均呈上升趋势。5.两组患者基线时(对照组vs干预组=65分vs 66分,Z=-0.246,P=0.806)和24周(对照姐 vs 干预组=70分vs 72分,Z=-0.960,P=0.337)肩关节评分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24周时两组的肩关节评分与基线时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6.两组基线的组间比较、对照组组内比较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24周时两组的组间比较(对照组vs干预组=35.88±21.58分vs 24.03±21.58分,t=2.554,P=0.013)和干预组DASH简表评分前后的组内比较(对照组vs干预组=40.47±24.30分vs 24.03±21.58分,t=5.872,P<0.001)提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47.0%乳腺癌上肢淋巴水肿患者上肢握力存在问题,患侧肌肉力量明显弱于健侧肌肉力量。多数患者反映患侧手臂明显虚弱,不敢用力,且淋巴水肿的症状也会致使患者患侧肌肉力量逐渐减弱。患者肩关节活动无异常,上肢功能障碍呈现中等程度。2.抗阻运动能够显著增强患者上肢的肌肉力量,患肢力量的增强效果优于健肢力量。它能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障碍情况,促进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且不会加重患者淋巴水肿的严重程度,甚至可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综合消肿治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