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百衲形式美感影响的现代女装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isan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匠人、匠心概念的兴起,人们开始回顾传统手工艺之美,以及匠人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态度,传递出一种沉静而朴实的生活状态。这同现代人在快节奏生活与世俗名利围绕下所缺乏的人生判断和价值观形成鲜明对比。众所周知“衣食住行”为人们的生活之本。其中,“衣”排于首位,可见其之重要性。而中国是纺织发源地之一,古老的东方丝绸亦是人类文明的代表,中国流传已久的女红工艺则是造就这典型东方韵味民俗文化的重要手段。百衲作为中国传统女红文化的一种,它拥有强烈的历史属性,被广泛应用在纺织品的制造过程中,是多民族技艺融合发展的结晶。它将匠心精神、人文内涵以及节俭的传统美德很好的融汇于一体,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和肯定,掀起了一股复古潮流。可以说,如同修补文物一样,坚持对传统女红工艺的守护,同样也是一种别样的创新。但纵观当下,百衲文化仍不被大多数世人所熟知,取而代之的是外来的拼布艺术,因此如何挖掘传统文化,制作出别样且具有民族色彩的“中国拼布”,将百衲织物在现代社会以“活”的形式保存下来,就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从服饰文化的角度出发,通过梳理前人对百衲织物起源、发展的探究,论述传统百衲织物的历史渊源和概念定义,考究其与拼布艺术的关联性和差异性,整理出我国传统服饰中的百衲形式。其次,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出发,借助现代的审美评判标准,结合对民俗文化的解读,分析百衲形式的传统织物所具备的艺术特性,具体包括多变的构成规律、奇特的色彩韵味和丰富的材质肌理三方面,并将它的美感归纳为设计思想的延续美、设计元素的多元美以及设计手法的自由美。同时,针对百衲的现存形式进行调研,试图从中分析百衲艺术传承至今的原因,探讨在倡导绿色设计的时代环境下,百衲织物的形式美感对服装绿色环保理念与个性化情感满足的实现方式,以及对传统设计手法和原有服装消费观念带来的全新变化与启示,从面料、结构、思想上引领现代女装设计,实现多种风格的碰撞。以此展开创新性研究,力求找到对于百衲最适合的现代诠释方式,使其在不失传统精髓的条件下,迎合时代潮流,再次获得大众喜爱,达到研以致用的目的。
其他文献
一、引 言  国内理论界对私有化这个概念基本上没有什么专门讨论。经济学家在谈到所有制改革时虽普遍不赞成私有化,但却各有各的理解:有的从公有企业转制的数量上看,认为一部
海上丝绸之路是沟通东西方交流的重要桥梁。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深,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
为了给舰船地震波在水雷引信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波动理论推导了两层半无限海洋环境中舰船地震波的激发机理和质点的运动规律,获取了舰船地震波的传播特性。理论分析结
<正> 1 概述 并联电抗器和并联电容器中串接的电抗器是城市变电站中不可缺少的电器设备。城市建筑鳞次栉比,人口稠密,防火要求严格,对环境污染十分敏感。设备的小型化、无油
目的:观察蒙医温针疗法对赫依偏盛型失眠症患者夜间睡眠质量和日间疲乏状态的调节作用。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单盲、对照研究。选取80例赫依偏盛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