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输出端包保序的交换网络架构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wchy3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各类数据业务的飞速发展,核心骨干网络中的交换节点需要交换的流量越来越大。Crossbar结构、共享缓存结构等传统的单级交换结构,由于其可扩展性差已经不能满足大容量交换的要求。为了设计大容量可扩展的交换设备,业界主要使用多级交换结构。多级交换结构中的Clos结构凭借其良好的可扩展性能,成为了高速大容量交换的首选结构。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各种类型的交换结构,之后根据当前交换系统的发展要求,提出了基于输出端包保序的交换架构。该交换架构采用三级缓存型(Memory-Memory-Memory,MMM)Clos网络。为了解决中间级缓存带来的信元乱序问题,本文采用控制乱序程度,在最后的输出级进行信元排序和包保序的方法。控制乱序程度主要有两种手段:第一,采用令牌调度,减少去往同一个输出端口的不同数据流在交换结构中的冲突概率,第二,采用动态路由和链路级的负载均衡机制,将流量均摊到不同模块中从而降低了交换单元内冲突的概率。实现包保序的方法是为每个数据流设置期望值,只有完整接收的与期望值相同的数据包才能进行包重组。如果等待重组的时间超过了特定等待门限,就认为数据包中的信元部分丢失,需要更新期望值来重组下一个数据包。为了保证整个交换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本文为该交换架构设计了流量控制机制和链路故障下基于捆绑连接的负载均衡方案。流量控制机制可以在网络出现拥塞时降低进入到交换架构的流量。而链路故障下基于捆绑连接的负载均衡方案可以根据当前的链路条数来动态调节输入流量。最后,采用OPNET仿真软件对输出端包保序交换架构进行了仿真建模,对系统的多个方面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输出端包保序交换架构具有较好的时延特性,可以在不同流量不同包长下稳定工作。虽然信元丢失会给交换架构的性能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可以通过流控等机制让系统快速地恢复到正常状态。另外本文提出的链路故障下的负载均衡方案可以有效地平衡链路和平面的流量,让系统可以更加稳定和有效地工作。
其他文献
新世纪以来,无线通信系统对多媒体业务的支持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无线通信的实现势必要解决两大问题,其一是对信源进行高效的压缩,以高有效性充分利用有限的无线信道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平安城市”建设步伐的迈进,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也开始在一些重要场合和公共领域迅速普及起来。它的异常分析功能可以自动判断目标行为,因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发展,网络技术尤其是无线网络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无线Mesh网络作为一种高效可靠的用户接入解决方案,凭借着其成本低、可靠性高、自组织等优
Massive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由于能够显著提高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等特点迅速成为了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一直困扰着蜂窝通信系统的小区边缘用户的
随着信息技术与通信产业的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将成为我国广播电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广播电视的补充和延伸。移动多媒体广播信号通过卫星和地面无线广播方式发送,在信号覆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越来越普及,计算机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与此同时,网络的规模与异构性也日趋增大。出于对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需要,人们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