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效应的辩证唯物主义思考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LYLK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馈”是现代系统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诺伯特·维纳在1948年发表的《控制论——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标志着控制论的建立,也使得“反馈”的概念步入了我们的视野。我们将“反馈原理”在物质世界的表现称作“反馈效应”。“反馈效应”的多学科表现,代表了现代系统科学的一般性特征,系统科学的适用性非常广泛。但是,现代系统科学对“反馈效应”的研究只注重于现象领域的描述,并把其基本原理应用于具体科学研究之中,并没有对“反馈效应”进行理论溯源。本文拟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对“反馈效应”的本质问题进行考察。  本文在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结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当代境遇和“反馈效应”的多领域、多学科表现,对“反馈效应”进行研究:首先结合“系统”的概念,揭示了“反馈效应”所反映的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这是“反馈效应”的世界观的第一大特征,“反馈效应”是对物质世界一般性规律——“反馈原理”的反映,而并非人们的发明;第二,通过对“反馈原理”的梳理,我们揭示了“反馈原理”所反映的辩证的世界观,这是“反馈效应”在世界观问题上的第二大特征;第三,考察认识论视域中的“反馈效应”,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二者最重要的差异表现在价值论方面。  本文认为:“反馈效应”作为系统理论中重要的概念,具备了高度的理论拓展的可能性和解释问题的可操作性。首先,通过对“反馈效应”所反映的世界观的考察,我们指出“反馈效应”在世界观问题上表现出的两大特征,第一是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第二是辩证的世界观,这与辩证唯物主义对世界观的解读如出一辙。其次,虽然“反馈效应”与辩证唯物主义二者对世界观问题的解读是一致的,但二者表现出的差异性也是相当大的,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认识论领域,由于二者对主体问题界定的差异,导致二者对认识论问题的不同态度,并进一步延伸到了价值论方面。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喀什地区维吾尔族正常和异常体液类型居民食物及营养素摄入量的异同,为分析体液类型与膳食营养的关系积累资料。方法根据《维吾尔医诊断学》标准,诊断研究对象的体液
物质生产作为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起点,贯穿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始终。对物质生产的内涵要结合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从客观的物质层面、生产力与生产
纵观科幻电影的发展历史,其主题与科技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关切越来越密切相关。电影业伴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打破了时空的局限,对当代人产生着更加深刻而广泛的影
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客观实践和时代特征的变化而转变。全球化、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