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膨胀金属材料的探索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fwgc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索了NiTi基及FeNiCo系列负热膨胀合金,研究了合金成分变化及热机械处理工艺对其负热膨胀性能、组织结构、相变特性、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相关研究对于丰富和发展负热膨胀合金理论、探索开发新型宽温度范围的负热膨胀金属材料具有一定的意义。研究表明,Ti46.3Ni44.7Nb9合金在室温下进行同一轧制方向,压下量分别为5%、7%、9%的冷轧后,其轧制方向上的热膨胀系数分别为α-130-130℃=-38.044×10-6-1、22.921×10-6-1、-22.684×10-6-1,而其热轧态合金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表现出正的热膨胀趋势,其值为7.378×10-6-1;Ti44Ni47Nb9合金在液氮和干冰温度下进行同一轧制方向,压下量分别为5%、7%、9%的冷轧后,其轧制方向上的热膨胀系数α-140-60℃=-15.100×10-6-1。其原因在于轧制变形后的TiNiNb合金发生了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形成了有效的内应力场,控制试样加热冷却时所伴生的B2(?)B19’相变,从而表现出冷胀热缩。对NiTi合金的探索研究表明,Ni50.6Ti49.4合金在200MPa外加应力作用下进行350℃,20h的约束时效后,其热膨胀系数α-50-200℃=7.6×10-6-1,未得到预期的负热膨胀行为;当外加应力为400MPa时,该合金在宽温度区间内均为正的热膨胀,仅在60-75℃区间内为负的热膨胀。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在室温下施加应力时,合金发生了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及马氏体再取向,形成了内应力场,这种内应力场的存在会破坏预期中时效析出Ti3Ni4相所带来的有利于实现负膨胀行为的有效内应力场,因此试样中无法形成具有特定取向的R相或B19’相,所以合金不具有负膨胀特性。对FeNiCo系合金的探索表明:Fe64.8Ni31Co4.2、Fe63.5Ni32.5Co4、Fe63.3Ni32.5Co4Nb0.2、Fe63.8Ni32Co4Ta0.2、Fe63.8Ni32Co4Zr0.2等的热膨胀系数约为α30-100℃=(-0.218--3.506)×10-6-1。这是因其磁性行为引起的收缩抵消了由于原子热振动加剧而产生正常热膨胀值而表现出负热膨胀性。本研究同时发现冷却速度、碳化物形成元素以及氢原子的存在都会对FeNiCo系合金的热膨胀性能产生影响。
其他文献
本钢原料场双向双斗轮取料机于2008年10月投入使用,由于存在某些缺陷,投产初期故障率较高,达不到设计能力。通过对滚轮机构侧导轮、滚轮及小车运行机构、传动机构和耙料机构等进
当前,石油、电力和煤炭三大能源行业的信息化正在走向纵深,有关数据显示,2011年能源信息化投资规模将达319亿元。随着数据处理在石油行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IT基础设施
目的探讨胎盘病理改变与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关系。方法对2006年3月—2009年3月住院分娩产妇403例的403个胎盘进行病理学检查,将其结果与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结果胎盘
生物体的昼夜节律是指生物体的活动以24h为周期表现出的规律性变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在微观基因水平上阐述了生物体昼夜节律性的内在机制,这与《黄帝内经》中的昼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