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地是处于水域和陆地过渡形态的自然体,由于其受力方式和强度,以及频繁的侵蚀和堆积而具有不稳定的特征,从而决定了湿地生态系统表现为典型的脆弱和不稳定特征。近年来,随着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活动的不断加剧,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的威胁在急速加剧,因而湿地的生态脆弱性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鄱阳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性湖泊,具有巨大的调蓄洪水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特殊生态功能。鄱阳湖是国际重要湿地,也是我国十大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以及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之一,对维系国家和区域的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江西南矶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鄱阳湖主湖区南部,地处赣江北支、中支和南支汇入鄱阳湖开放水域冲积形成的三角洲前缘,地理范围在北纬28°52′21″~29°06′46″,东经116°10′24″~116°23′50″之间。保护区总面积33,300hm~2。南矶湿地作为整个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维系着水体与陆地的自然生态平衡。对湿地资源的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势必会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自然灾害的发生和湿地资源的耗竭。因此,为保护南矶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和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南矶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特征。本文通过对南矶湿地自然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和广泛的资料收集,针对南矶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所面临的压力,对南矶湿地自然保区的生态脆弱性特征进行了分析。论文从南矶湿地生态特征,整体功能和社会经济影响三方面筛选出19个单项指标构建出南矶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通过专家咨询和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通过构建隶属函数,对指标进行模糊化,进而构造判别矩阵,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计算,得出南矶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脆弱性为0.7477,整体处于轻度脆弱的状态。从亚类指标分析,南矶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特征和社会经济环境脆弱状态分别为0.7009和0.7590,都属于轻度脆弱状态。整体功能的脆弱状态为0.8009,略高于生态特征和社会经济环境,属于微脆弱状态。从评价结果来看,目前南矶湿地自然保区的生态脆弱性较低,生态结构和服务功能都较为稳定,整体生态环境质量较好。本研究通过对南矶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脆弱性的压力分析和现状评价,更清楚地了解南矶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脆弱性的本质特征和制约因素。针对分析和评价结果,提出了南矶湿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对策:为达到保护和开发利用协调发展的目标,应在加大保护力度的同时,重点完善现有的社区共管和生态补偿机制,吸引保护区内居民主动参与到生态保护工作中来;充分发挥南矶湿地生态环境良好和地理位置优越的优势,合理规划和发展生态旅游,并依托生态旅游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教育,使南矶湿地在科学保护的基础上得到更加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