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实力同步稳定增长,新兴的中小城市先后设立,传统的中小城市重焕生机。伴随着中小城市的发展,新一轮城市行政中心新建、扩建项目纷纷上马,该类建设项目带动新城发展、促进旧城复兴的动力效应日益显著,部分城市因此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效。自此,中小城市行政中心的意义逐渐突破传统,除政权象征与建筑功能外,一跃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与领跑风向标。然而,新一轮行政中心的建设非同以往。首先,伴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化,中小城市行政中心面临着项目定位的大幅改变;其次,结合近些年建设的成就与教训,中小城市行政中心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亟待解决。在上述背景下,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与案例验证法,对我国中小城市行政中心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基础研究,对其科学合理的系统设计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并结合笔者参与的实际工程项目对所提出的设计方法进行了举例论证。论文在理论性与现实性方面均具有一定的意义。基础研究部分,笔者对我国行政中心的发展历史沿革、主要层级划分、发展总体趋势等基本问题与基本理论进行了归纳与梳理,对我国中小城市行政中心建设规模有限、建设资金紧张、建造技术平乏等特定条件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强调空间集约、彰显行政形象、选取适度技艺等针对性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部分,笔者结合实例分三个层面对我国中小城市行政中心的设计方法展开了论述:其中,在设计总体架构层面,主要包括前置信息评判、设计理念提取与规划布局提炼等设计流程;在平面功能统筹层面,主要包括平面骨架选型、功能空间布置与公共空间营造等设计流程;在立面形象塑造层面,主要包括形体穿插组合、表皮围合包裹与细部形态刻画等设计流程。设计实践部分,笔者结合亲身参与的实际工程项目——盖州市北海新区行政中心,进一步阐述了我国中小城市行政中心建筑设计的全部实施过程:其中,总体设计阶段主要经历了前置信息、设计理念与规划布局的推敲;平面设计阶段主要进行了平面骨架、功能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布置;立面设计阶段主要针对建筑的形体、表皮与细部进行了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