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东乡族和保安族农村学龄儿童VitA水平分析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antuan7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东乡族和保安族的农村学龄儿童血清维生素A(vitamin A,VA)水平,为少数民族儿童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整群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东乡族民族聚居区(甘肃省东乡县)7-13岁农村学龄儿童共15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量荧光测定法检测血清中维生素A含量,进行水平分析;按照整群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保安族民族聚居区(甘肃省积石山县)7-15岁农村学龄儿童共8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量荧光测定法检测血清中维生素A含量,进行水平分析;按照整群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上述两地区7-14岁农村学龄儿童各5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量荧光测定法检测血清中维生素A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在水平分析中,东乡族农村学龄儿童血清维生素A平均水平为1.27μmol/L,其中VA缺乏(VAD)者5人(占3.3%)、亚临床VA缺乏(SVAD)者19人(占12.6%)、可疑SVAD者25人(占16.6%);在不同年龄组中,儿童血清维生素A正常率逐渐上升,SVAD和可疑SVAD发生率大体上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不同年龄组儿童血清VA健康状况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儿童血清维生素A水平和可疑SVA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VAD和SVAD上无明显差异。2.在水平分析中,保安族农村学龄儿童血清维生素A平均水平为1.80μmol/L,无VAD者,其中SVAD者1人(占1.2%),可疑SVAD者8人(占9.4%);在不同年龄组中,儿童血清维生素A正常率逐渐上升,SVAD和可疑SVAD发生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不同年龄组儿童血清VA健康状况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儿童血清维生素A水平、SVAD和可疑SVAD上无明显差异。3.在两民族对比分析中,东乡族农村学龄儿童血清维生素A平均水平为1.41μmol/L,无VAD者,其中SVAD者4人(占7.0%),可疑SVAD者10人(占17.6%);保安族农村学龄儿童血清维生素A平均水平为1.67μmol/L,无VAD者,其中SVAD者1人(占1.7%),可疑SVAD者7人(占12.3%);两民族间儿童血清维生素A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儿童血清VA健康状况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民族的男性儿童VA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男女儿童SVAD和可疑SVAD上无明显差异。结论东乡族自治县东乡族学龄儿童还存在VAD现象,但较多的是存在SVAD及可疑SVAD现象,保安族学龄儿童较多的还是存在SVAD及可疑SVAD现象。两民族学龄儿童主要还是存在SVAD及可疑SVAD现象,除了继续防治VAD以外,患SVAD及可疑SVAD的儿童应该是今后维生素A缺乏防治的重要对象。
其他文献
前言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antane sulfonate,PFOS)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工业及民用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具有难降解性、远距离迁移能力、生物蓄积性和发育、生殖、免疫、神经
云南地形地貌复杂,海拔高差悬殊,土壤类型各异,热带、亚热带及山地温带植被类型兼有,雨热同季,并且是第四纪冰期许多生物的避难所。优越的地理、气候及地质历史条件,孕育了丰
目的:通过对广西罗城仫佬族和三江侗族中小学生营养指标的活体测量,了解仫佬族和侗族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并进行比较,为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实施营养干预提供科学数
以三棱柱为同一参照物,采用超平面拟和方法拟和三棱柱的4个平面,然后提取顶面的三角形,通过重合技巧使两个三角形重合,完成3D颅骨和相貌之间匹配。
对25例额下硬膜外入路修补术治疗脑脊液鼻漏患者给予密切护理配合,效果满意。认为做好充分术前准备,尤其是特殊器械的准备、熟悉手术步骤及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多方面相互协调
先天性巨结肠症在胃肠道畸形中占第二位,新生儿发病率为1/5 000,在成人中更为少见,故易误诊。我院从1990~2000年以来收治的5例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症均在外院误诊,3例在我院术前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