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葛根素对缺糖缺氧大鼠海马神经元NMDA受体的作用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ong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三高一低”的发病特点,即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和低死亡率,是中老年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在人类各种疾病死因的排序中,脑血管病一直列于前三位之内,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仍在不断上升。但因其发病机制复杂,部位特殊,至今仍无有效的理想治疗药物,因此积极寻找有效药物,降低发病率和致残率是医学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课题。众所周知,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溶栓及脑保护治疗仍然是当今治疗的两大趋势,而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作用正逐渐受到重视。近年的研究显示,缺血可导致脑损伤,恢复血供后还可导致进一步的损伤,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的损伤反而更加严重,即所谓的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目前,随着其他器官组织特别是心肌缺血再灌损伤概念的确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概念也逐渐发展起来。缺血性脑损伤的机理目前已提出若干学说,如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学说、钙超载学说、氧自由基学说和酸中毒学说等。在这些学说中,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学说具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其他学说都与它有着不同的联系。目前,脑卒中时脑细胞的死亡已从“血供中止→无底物→无能量→细胞死亡”的认识,向急性缺血性脑损伤存在损伤级联反应的认识过渡,这其中至少涉及4个不同的机制:兴奋毒性、梗死区周围去极化、炎症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其间有重叠并互相联系。级联反应都从兴奋毒性开始,兴奋毒性是缺血性脑损伤最关键、最重要的环节,如果有效而迅速地阻断级联反应,不仅能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为溶栓和降纤提供条件,而且可以延长成功再灌注的时间窗。EAA必须通过激活突触后膜兴奋性氨基酸受体起作用,因此,兴奋毒性的核心是兴奋性氨基酸受体的激活。大鼠神经元有多种类型的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按其对不同激动剂的选择性,一般分为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型、α-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AMPA)型及其他代谢性受体。NMDA受体是配体门控性Ca2+通道,对Ca2+有较强
其他文献
婆婆针(Bidens bipinnata)是菊科鬼针草属植物,民间药用历史悠久,治疗作用广泛,疗效确切,药材资源丰富。在鬼针草属二百三十余种植物中,婆婆针是国内研究最多的种之一,而国外研究却较少。药理作用研究表明,婆婆针具有抗炎作用、抑菌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及抗肿瘤作用。聚炔类成分和黄酮类成分是其主要的有效成分。 国内外文献检索表明,对婆婆针中聚炔类成分研究较少,黄酮类成分研究也有待于进
聚乳酸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性。聚乳酸及其共聚物在生物材料领域,特别是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药物释放材料和骨折内固定件的应用日益广泛,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生物医用材料的聚乳酸及其共聚物合成的中间体——丙交酯,也因此受到重视。长期以来,丙交酯的成本一直是制约聚乳酸大规模生产及推广应用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要解决规模化聚乳酸的合成问题,重要的一条途径是先解决丙交酯的规模化合成问题。由于目前国内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退行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徐缓、肌僵直以及平衡功能失调等症状,病情呈慢性进行性加重。在55岁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