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我国养猪呈现的特点是农户分散饲养、规模小、品种差、效益较低,再加上流通不畅,国内深加工能力较弱,生猪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十分严重。我国生猪市场这种严重的周期性波动导致我国生猪生产己陷入“蛛网现象”。价格的波动是生猪现货市场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只有通过期货价格的指导作用才能稳定我国生猪生产。在这一背景下研究中国生猪期货现货基础和产品开发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论文首先深入分析了中美两国的生猪期货的现货基础,借鉴美国的推出生猪期货的经验,以美国生猪的现货基础作为研究对象,从我国生猪生产流通概况,国内生猪价格波动性,国内生猪产业链构成,国内生猪需求的价格弹性等方面对中国生猪生产的现状,生猪市场的基本特征进行研究,探讨发展中国生猪期货的现货基础,论证中国推出生猪期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然后从生猪的套保主客体和市场培育的视角分析美国生猪期货套期保值的组织结构,从而对我国推出生猪期货在这些方面具有前瞻性的经验借鉴。 接着从生猪的农户和生产者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确定套期保值比将农户和生产者的风险降至最低,重点比较了基于协整的OLS线性套期保值模型、Lien&Luo误差修正模型和Chou、Fan&Lee的误差修正模型分别计算出来的套期保值比。 利用美国CME的生猪期货成熟市场的数据对这三种模型做实证分析,然后比较三种模型的套期保值比效果,为我国建立生猪期货市场后,生产保值者运用模型计算出最优保值比率,从而降低生猪风险,达到风险规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