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生长激素受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其受体的表达与意义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研究生长激素受体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以指导rhGH在围手术期的使用。2)探索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其受体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为胃癌的病因研究及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对25例经手术切除并由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的癌、癌旁5cm、癌旁10cm组织标本进行研究,以8例正常人胃黏膜标本作对照,应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GHR、IGF-Ⅰ、IGF-ⅠRmRNA在胃癌、癌旁5cm、癌旁10cm组织与正常人胃黏膜中的表达情况。将其结果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程度、分化程度和TNM分期等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结论:LGHRmRNA在胃癌组织中有低表达,其表达量明显低于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量,且表达量按癌旁10cm组织、癌旁5em组织、癌组织顺序逐渐降低,故在胃癌围手术期应慎用rhGH。2.IGF-Ⅰ、IGF-ⅠRmRNA的表达量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量,表明IGF-Ⅰ、IGF-ⅠR的高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3.淋巴结转移组和TNM分期Ⅲ+Ⅳ期组IGF-Ⅰ、IGF-ⅠR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和TNM分期Ⅰ+Ⅱ的表达量,表明IGF-Ⅰ、IGF-ⅠR有可能参与了胃癌的侵袭和转移。4.GHR、IGF-Ⅰ、IGF-ⅠRmRNA的表达量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化程度和有无侵及全层无相关性。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通过检测孕晚期的乙肝患者血清乙肝病毒前S1抗原、HBVDNA、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以及产妇初乳、羊水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通过三者诊断价值的比较,探讨乙肝病毒前S1抗原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及MRI在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
目的 研究难治性癫痫患者外周血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1(MRP1)的表达情况,探讨该基因在难治性癫痫中的作用。 方法 选择难治性癫痫患者、药物控制有效的癫痫患者、癫痫
背景:黄褐斑是一种在临床上表现为灰褐色斑点或斑片的获得性黑素性疾病,皮损边界清楚,多数见于面部,偶尔可出现在颈部和前臂。其病因和发病机理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尽管这种疾病在
目的:探讨术后父母疼痛评估(PPPM)在婴幼儿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后的评价效果。  方法:选择80例年龄在9月~3岁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婴幼儿。麻醉诱导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