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早期体重状态及至中年时期体重变化与高血压患病风险的关系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lip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国人成年早期体重状态、成年早期至中年时期长期体重变化对中年时期高血压患病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参加1998年中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多中心协作研究(ChinaMUCA)的15组人群样本,每个人群整群抽样约1000人,其年龄在35~59岁(定义为中年时期),男女各半,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调查包括询问研究对象25岁时(定义为成年早期)的体重。根据研究对象25岁时的体重和调查时的身高,计算其25岁时的体重指数(BMI);研究对象按成年早期BMI水平分为4组:低体重组(BMI<18.5 kg/m2)、正常体重组(BMI:18.5~23.9 kg/m2)、超重组(BMI:24~27.9 kg/m2)、和肥胖组(BMI≥28 kg/m2)。25岁至中年时期的体重变化为现测体重与25岁体重差值,根据体重变化将研究对象分为<-7.5 kg组、-7.5~-2.6 kg组、-2.5~2.5 kg组、2.6~7.5kg组、7.6~12.5kg组和>12.5kg组共6组,分别探讨25岁时的体重状态和随后的体重变化与高血压的关系。结果共有14635人纳入分析,3525人本次调查时被诊断为高血压,研究对象25岁时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7.97%(250/1391),23.35%(2558/10953),30.34%(653/2152)和 46.04%(64/139),呈明显上升趋势(趋势检验P<0.01)。25岁至中年时期的体重变化<-7.5 kg组、-7.5-2.6kg组、-2.5~2.5 kg组、2.6~7.5 kg组、7.6~12.5 kg组和>12.5 kg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5.99%(154/963),14.96%(303/2025),15.42%(422/2737),20.97%(617/2942),27.13%(756/2787),和40.02%(1273/3181),也呈明显上升趋势(趋势检验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调整年龄、性别及其他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25岁时的超重和肥胖以及随后的体重增加均与中年时期高血压患病风险独立正相关(趋势检验P<0.01)。体重减轻能显著降低超重或肥胖者(BMI≥24 kg/m2)中年时期高血压患病风险,与体重变化-2.5~2.5 kg(稳定体重)相比,体重变化-7.5~-2.6 kg组和<-7.5 kg组中年时期高血压患病风险显著下降,比值比(OR值)和95%置信区间(CI)分别为 0.78(0.66-0.92)和 0.59(0.47-0.73),成年早期即处于较低体重者(BMI:18.5-20.9 kg/m2),同样的体重减轻并不能降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OR(95%CI)分别为0.87(0.59-1.28)和 0.96(0.45-2.06),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成年早期的超重和肥胖、成年早期至中年时期的体重增加均与中年时期高血压患病风险独立相关,体重减轻能够显著降低超重或肥胖者的高血压患病风险,低体重者继续减重并无获益。
其他文献
<正> 近几年来,我们应用自拟“八味安胎汤”加减分型辨治先兆流产45例,收到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45例中,习惯性流产9例;妊娠后发生阴道出血,腹痛下坠1~2天者11
目的:探讨螺旋CT在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术前均做出了正确的定位和定性诊断,用飞利蒲10排螺旋CT做常规平扫,部分病例加做增强,条件为120kV,250mA,FOV25mm,层厚5mm,2.5mm回
行程亮点鄂尔多斯草原位于内蒙古南部,和东部那些水革肥美的草原不一样。是沙化的草娘,属靠近沙漠边缘的半荒漠,
<正>当前,我国护理人才的国际交流日益增加,医护英语作为涉外护理人才培养的必修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医护英语是一门语言实际应用与护理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课程,对于医学院
糖尿病血脂异常主要表现为三酰甘油和小而致密低密度脂蛋白颗粒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脂蛋白功能或质量异常,其发生机制主要与胰岛素抵抗和脂蛋白糖化有关。在处理
新建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自19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深刻地影响着新建本科院校的时空分布及其发展。在大众化时期,新建本科院
指出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桂林逐渐形成了"山、水、城"共生的城市形态。通过搜集桂林各时期的历史资料,梳理了桂林古代城市形态的演变规律,分析了文化因素在古代桂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