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转移,一种新的农民工群体由此出现。在城市经济发展欣欣向荣的同时,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些农民工的子女不能与父母一起到打工城市学习、生活,被迫留在了户籍地农村,导致了大量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近年来,由于各界媒体频繁报道留守儿童的相关事件,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群体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很多研究者认为留守儿童由于受父母不在身边、代管人能力不足、学校教育不够重视以及社会保护不到位等原因的影响,该群体中的一部分孩子在心理、性格及道德意识出现一些问题。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前途,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因此,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积极投身到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的研究当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笔者主要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检索,整理归纳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优势资源和存在的问题,并就该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在参考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解决的对策。在行文过程中,一方面全面分析现有文献的优劣之处,一方面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对当前“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剖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 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一概念进行界定,阐述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并对学界主流学者在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进行评析;第二部分主要分析“留守儿童”思想道德现状,对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农村教育环境下成长的优点及缺点进行深刻分析,并剖析背后原因;第三部分是针对文章所提出的留守儿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的解决对策,试图通过这些措施建立一个家庭、社会、学校和国家政策相互协作、共同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有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