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现状研究——基于研究文献检索的深度分析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zer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转移,一种新的农民工群体由此出现。在城市经济发展欣欣向荣的同时,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些农民工的子女不能与父母一起到打工城市学习、生活,被迫留在了户籍地农村,导致了大量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近年来,由于各界媒体频繁报道留守儿童的相关事件,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群体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很多研究者认为留守儿童由于受父母不在身边、代管人能力不足、学校教育不够重视以及社会保护不到位等原因的影响,该群体中的一部分孩子在心理、性格及道德意识出现一些问题。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前途,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因此,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积极投身到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的研究当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笔者主要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检索,整理归纳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优势资源和存在的问题,并就该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在参考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解决的对策。在行文过程中,一方面全面分析现有文献的优劣之处,一方面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对当前“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剖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  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一概念进行界定,阐述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并对学界主流学者在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进行评析;第二部分主要分析“留守儿童”思想道德现状,对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农村教育环境下成长的优点及缺点进行深刻分析,并剖析背后原因;第三部分是针对文章所提出的留守儿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的解决对策,试图通过这些措施建立一个家庭、社会、学校和国家政策相互协作、共同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有机体。
其他文献
文化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国家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支撑。自信是指人在自在状态下的坚持,既是对自己的极大认可,也是对他人的高度包涵。文化自信就是坚定并且认可一个民族智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联合国通过的第一个以反腐败为主题的国际法律文件,其中强调了反腐败国际司法合作的重要性,并对合作内容和手段进行了十分详细的规定,对于指导我国乃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