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辨证论治被认为是中医学的精华,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在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医疗实践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四诊合参历来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依据。但是随着现代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病例表明:在临床中存在着大量经中医四诊检查无明显症状而用现代医学检查却发现存在异常的病理生理变化的患者。为了完善中医基础理论,使中医诊断进入微观水平,提高疾病的早期检出率和临床疗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诊教研室杨毅玲教授提出了“隐症”概念。隐症是指尚未表现出临床症状,但机体内已经发生的病理变化。即在一定致病因子作用下,机体内部已经出现了明显病理改变,但却在临床上无明显相应症状和体征,只有通过现代医学检查手段(包括各种仪器检查及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的物理和化学的检查)才能辨识的病证。“隐症”具有隐匿难察的特点,尤其是健康未病态、潜病未病态和已病未传变态。对于多数人来说,“治未病”只是理论上的一种有益学说,在临床应用中对其重视不够,而重治轻防的现实,影响了防患于未然的实施。故而我们应从学习新知识、新理念入手,加深对未病的认识,逐渐提高对预防的重视程度,引进高新技术,提高诊察技能。“隐症”需要明察秋毫,就不能停留在依赖传统中医宏观水平:望、闻、问、切“四诊”的诊察之上,必须不断的采用新视角、新思路、新技术、新科技。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文献综述:较为系统全面的总结了中医隐症及相关理论和中医体质理论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理论研究:从中医隐症、中医体质的概念入手,阐述了体质与隐症的关系以及将中医体质理论运用到中医隐症理论中的意义。第三部分流行病学研究:本课题分为两个研究。研究一收集两组共657例有效体检资料,统计出临床中常见的各项隐症,证明了隐症在人群中的广泛存在,并对两组病例进行了比较,证明隐症的检出率与地域、职业、年龄、生活文化水平关系密切。研究二是在研究一的基础之上重新收集资料,增加体检人员的舌象、脉象、饮食口味、睡眠等与病人体质有关系的资料,将体检中的常见隐症与中医体质联系起来,分析样本中各常见隐症的体质分布以及各体质的中医隐症易感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隐症在人群中是广泛存在的,主要集中在血压异常、胆固醇异常、甘油三酯异常、血糖异常、心电图异常、脂肪肝、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和各脏器囊肿、结石、肺纹理增粗及钙化点、甲状腺增大等项。并通过对比组间差异证明隐症的发现率与地域、职业、年龄、生活文化水平关系密切,如血压异常的检出率与生活水平、工作性质关系密切。对于同一项隐症,也存在着男女的显著差异,如:脂肪肝(P<0.01)、甲状腺增大(P<0.01)。隐症与体质关系研究中发现:高血压隐症多出现在平和质和湿热质人群中,而痰湿质、湿热质和瘀血质的人群高血压的检出率较高。脂肪肝隐症较易出现在平和质、痰湿质、气郁质和兼夹质人群中,而痰湿质为最易出现脂肪肝隐症的体质,相反阳虚质与气虚质为最不易出现脂肪肝隐症的体质。而且脂肪肝的检出率与肥胖(BMI>28)和血脂异常的相关性密切,与非脂肪肝组相比差异显著P均小于0.01,乳腺增生则在各个体质中都有很高的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