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规划主要对河北省围场依托小滦河流域的包括御道口牧场、御道口乡、老窝铺乡、西龙头乡、南山咀乡和卡伦后沟牧场的总面积为2244 km2的地区进行规划研究,依托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以及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中的多种相关理论经验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治理保护。经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和规划设计书,对研究区进行多次野外实地调查以及地理信息资料分析,掌握了研究内的地形地貌、气候、植被、土壤、水土流失等条件现状,将研究区划分为水蚀区和风蚀区,又按照三区划分各自划分为生态治理区、生态修复区和生态保护区共六区。风蚀生态修复区总面积为830.74km2,主要措施为通过减少人为活动和人为干扰,遵循自然规律,依靠自然修复能力加快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改善;风蚀生态治理区总面积约为323.97 km2,通过开展生态工程建设,采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综合治理;风蚀生态保护区总面积约为242.54 km2,在开展土地质量评价和承载力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并加以系统保护。水蚀生态修复区总面积约为136.24 km2,重点通过减少人为活动,实施封山禁牧,充分依靠大自然的力量修复生态,;水蚀生态治理区总面积约为415.48 km2,开展林业生态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恢复植被、遏制水土流失:通过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改变产业结构,减少土壤侵蚀和面源污染。水蚀生态保护区总面积约为295.01 km2,通过河道生态整治,防治洪涝灾害;通过加强新农村建设,促进生态保护及人与生态和谐发展。对规划区的生态修复和保护建设可以有效的改良当地土壤结构,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强节水保水能力,增加地区自然生态容量,改善当地居民生活环境及生产条件,促进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并且为河北地区乃至整个华北土石山区提供生态修复治理的模式和经验,有效的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