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论述立足于西双版纳傣族村寨中的两个文化焦点事项:年龄群体和家宅,从“结构距离“的视角进行分析。通过透视上述在公众认知和研究图景中都处于边缘的传统,本文试图围绕农村社区整合过程中的内生性组织和社会再分配机制等问题来开展文化批评。
埃文思-普里查德提出狭义的“结构距离”,即稳定的社会群体之间的距离,来刻画群体关系,并指出结构距离影响人们的时空判断。本文中将“结构”从群体之间的关系扩展到所有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结构距离”有三种表现形式,心理距离、等级间距和序列间距。本文展示出年龄群体和家宅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如何在这三个层面上影响和再生产社会关系。
村社共同体的悠久传统塑造了同龄人结合而成的内生性组织,以及人对神做单向奉献而形成的再分配机制。现今村寨已被纳入商品经济和民族国家的格局当中,年龄群体的形态、再分配的具体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年龄群体作为传统的内生性组织,既是相对封闭的共同体生活的产物,同时也是应对这种封闭性的方式。作为一种横向联结,年龄群体中同龄人的交往不仅辅助了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濡化和身份的转换,也贯通了社会的“区间”关系。同龄人联谊的习惯随着人口流动而扩散,缩短了由于族属、城乡等身份差别而造成的“心理距离”。另一方面,劳动力转移也使年龄群体的时空交往模式从均质变得集中而欠平衡。家宅等物质文化的换代更替,实际上是共同体意识沿袭下,社区排斥内部分化的一种整合方式。以往财富的再分配在“人神”等级关系的统辖之下进行:信徒将现世的财富于宗教奉献中消耗待尽,通过佛的调配,为后世积累幸福--社区以宗教消耗的手段克服掉贫富分化。现在盛行的盖房竞赛等攀比行为,则体现了被“物权”关系所统领的社会再分配:世界观的支点从后世向现世转移,在消费经济的刺激下,共同体成员以“仿照消费”的方式来消耗财富,试图以平等的财产拥有者的面貌出现,填补消费上的“序列距离”--社区以世俗消耗即消费手段来掩饰贫富分化,人们在消费的拉动刺激下进一步投身于商业谋利活动。物的生产与消费,以及社会关系的再生产,三者构成一个互相刺激、干预、影响的循环过程。本文展示了社会再生产它原有秩序和结构的能力,提倡在强调律则化的共同体意识与可选择性的张力之间达成社会与个人的协调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