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票的收益率在几乎所有的关于市场的学术研究中都会被涉及到。波动性则是金融市场最为重要的特性之一。一方面它与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直接相关,是体现金融市场质量和效率的指标之一;另一方面波动性也是证券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公式的核心变量。以股指收益率和波动性为对象,对我国沪深A、B股市场进行全面阶段性地分析,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和先进恰当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探清我国作为相对不成熟的股市自有特征和发展演变规律,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首先从分析我国沪深A、B股总体波动规律分析入手,描绘股指收益率序列的走势图和基本统计特征在两个不同时期的变化,从总体上把握我国沪深A、B股收益率的基本特点。紧接着对金融时间序列常表现的ARCH效应结合我国股市的历史数据进行检验,运用了GARCH,EGARCH,TARCH模型一一进行验证,同时对两个不同时期的表现进行对比分析。而后,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沪深A、B股股指收益率之间的联动性进行分析。最后,针对B股对境内投资者开放这一股市上的重大事件进行前后的波动溢出效应分析和比较研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我国沪深A、B股股指收益率序列都存在尖峰厚尾,波动聚集性。在第一阶段只有沪A存在显著的杠杆效应,沪深A股存在风险补偿。第二阶段只有深B不存在显著的杠杆效应和风险补偿,其余股指收益率均表现出显著的杠杆效应和风险补偿。第二,通过模型的比较分析,发现残差基于t分布的ARCH类模型较之基于正态分布和GED分布的ARCH模型能更好地刻画我国股指收益率序列的特征。第三,沪深A股在两个阶段的变化甚微,保持着非对称效应,对利空消息的波动大于利好消息的波动,风险补偿为正向,且风险补偿系数的变化不大。而深市B股发生了变化,从第一阶段的非对称现象不显著到第二阶段的显著,且跟A股保持同向的风险补偿。第四,上证A指对上证B指收益率在短期上具有格兰杰原因,在B股对境内投资者开放后,A、B股的关联性增强。第五,在第一阶段,A股向B股的波动溢出不太显著,在第二阶段沪深两市A股向B股的单向波动溢出均显著性存在。单独就A股而言,在两个阶段都存在深市向沪市的波动溢出。单独就B股而言,在第二个阶段都是显著性地存在沪深两市的双向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