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校训是大学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的具体体现,展示着大学的精神风貌,引领学校全体师生的行为,直观地表达了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大学校训具有标志、导向、熏陶、传播、激励等功能,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校训的制定和管理,也是学校管理中不容忽视的一环。笔者首先对校训的概念以及内涵进行阐述,通过对校训所反映出的哲学思想进行解读,在收集大量中国大学校训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大学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反映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精神风貌,指导着学校的办学方向,提高着师生的道德修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全体师生员工的行为。大学校训具有语言表达简洁凝练、道德理念深刻、体现时代精神、凸显学校特色的几大特征。中国大学校训具有标志功能、导向功能、熏陶功能、传播功能、激励功能和凝聚功能。大学校训所体现的是大学精神。它所包含的是大学关于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哲学思考,是对整个大学理念的集中诠释,大学校训在师生中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各个院校的校训都有一定的意义和历史,有的源自经典、有的属于政治口号、有的是社会名流的题字。它既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本文通过对中国大学校训的梳理,以哲学的视角把大学校训分为三种,即道德论的,认识论的,政治论的校训。从而使大学校训成为发挥弘扬大学精神的重要文化资源。然而中国大学校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中国大学校训所承载的功能没有凸显出来。一些中国大学的校训还是流于形式,没有把“有形”变“无形”。如何把中国大学校训与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办学思想有效的结合起来,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为此,建议中国大学校训在管理和应用上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做到校训与自身院校办学特色的有效统一;第二,做到校训的功能得到有效的传播;第三,切实做到确定校训时的民主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