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泥鳅中CYP19基因的克隆与时空表达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Thin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据已知硬骨鱼细胞色素P450芳香化酶CYP19基因序列设计两套嵌套简并引物,用巢式PCR扩增并克隆出了两种泥鳅的CYP19a和CYP19b的DNA片段。其中,泥鳅CYP19a片段和大鳞副泥鳅CYP19a片段分别长941bp和935bp;泥鳅CYP19b片段和大鳞副泥鳅CYP19b片段分别长1337bp和1473bp。所得序列输入Genbank进行同源性检索,其最高同源性分别对应于DrCYP19a(88.1%)、DrCYP19a(88.1%)、OnCYP19b(73.1%)、OnCYP19b(74.5%),依据CYP19基因的命名规则,将其分别命名为MaCYP19a、PdCYP19a、MaCYP19b、PdCYP19b。在此基础上用各自的特异引物克隆出两种泥鳅CYP19的相应cDNA片段。通过基因组DNA和cDNA序列的比较证明两种泥鳅的CYP19a基因均包含2个内含子和3个外显子,编码的蛋白质序列长84氨基酸残基;而两种泥鳅的CYP19b基因均包含三个内含子和四个外显子,编码的蛋白质序列长145氨基酸残基。 以GAPDH基因为参照,分别对2种泥鳅成体组织和不同发育阶段的胚胎进行了CYP19a和CYP19b基因的半定量RT-PCR表达分析。结果表明,CYP19a在两种泥鳅成体组织中具有大致相似的表达模式,在卵巢和脑组织中表达量较大,在精巢和肝组织中微量表达;在胚胎中二者的表达模式差异较大,泥鳅CYP19a在原肠期表达量最高,其次是神经胚、尾芽期,大鳞副泥鳅CYP19a在卵黄吸收期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原肠期、神经胚。而CYP19b基因在两种泥鳅中的表达模式差异较大,如:泥鳅CYP19b基因只在成体泥鳅卵巢、肾以及胚胎的原肠胚和神经胚中表达。大鳞副泥鳅CYP19b基因在成体的脑、卵巢和肾以及胚胎期的神经胚和卵黄吸收期表达。这些结果为揭示细胞色素P450芳香化酶基因与环境性别决定机制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本试验根据选择育种以及数量遗传相关理论,采用家系选育和群体选育对墨西哥湾扇贝新品系F6代开展了进一步选择育种研究。选择性状优秀的墨西哥湾扇贝新品系F6代个体作为亲本,
本文以直链藻,海水蒜头藻以及经过其营养强化的褶皱臂尾轮虫作为中华绒螯蟹蚤状幼体的开口饵料,结果如下: 1.淡水蒜头藻经过海水驯化后能在海水中顺利生长,海水驯化后的蒜头藻E
该文对健康非免疫状态下3~4龄中华鲟(A.sinensis Gray,Chinese sturgeon)、2~3龄史氏鲟(A.schrenckii Brandt,Amur sturgeon)和3龄达氏鳇(H.dauricus Georgi,Huso sturgeon)
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属鲀形目、鲀科、东方鲀属,近海暖温水性底层鱼类,有海淡水生殖洄游习性,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海、黄海和渤海区域,是一种经济和营养价值很高的水产
角叉菜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海藻,主要用于卡拉胶的提取.该研究以世界8个国家15个地点采集的19种角叉菜材料为对象,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了其系统进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