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教育资源以小学学龄人口为基准线进行配置。近些年来,一方面因大量外来人口的流入和频繁流动所带来的外来小学学龄人口的变动已打乱了上海市既有的小学教育资源配置计划,另一方面因上海市在城市改造过程中出现的有的区户籍人口大量导入、有的区户籍人口大量导出的现象所带来的户籍小学学龄人口的变动亦给原先教育资源供给按照户籍人口配置的方式带来了挑战。基于常住人口变动带来的小学常住学龄人口变动的情况,现如今的上海市小学学龄人口规模以及空间分布的变动是怎样的?小学教育资源是否还能够承载小学学龄人口接受小学教育的需求?又该如何对小学教育资源做出合理的配置决定呢?这是本文研究的焦点。本文在综合分析教育资源承载力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加权主成分TOPSIS模型,搜集《上海教育年鉴》(2005年、2008年、2011年、2014年)、《上海统计年鉴》(2005年、2008年、2011年、2014年)的数据,对上海市的小学教育资源承载力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全文包括四章:第一章介绍问题提出、研究目标和意义、核心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二章对上海市小学学龄人口变动概况进行分析;第三章对上海市小学教育资源承载力进行测算并作出分析;第四章对全文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主要研究结论有:(1)小学学龄人口规模及空间分布的变动与常住人口(尤其是外来常住人口)规模及空间分布的变动具有一致性;(2)小学学龄人口规模以及空间分布的变动引起了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的变化;(3)小学学龄人口的变动引起了小学物力、财力、人力资源承载力以及教育资源综合承载力的变化;(4)小学教育资源综合承载力在各区域类型中的呈现存在差异,且强弱分明。因此,一要建立并完善小学学龄人口的变动与预测机制;二要加大对郊区公、民办小学人力资源的配置力度,积极构建教师多元化的专业培训平台;三要市级政府逐步加大对郊区(尤其是近郊区)小学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区级政府逐步完善教育投入的结构;四要搭建由区教育局、财政局双方管理的用于小学财力资源配置的专项平台;五要搭建以教育部门参与为主、其他部门共同参与为辅的小学教育资源信息共享平台,逐步提高小学教育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效率;六要探索以最佳服务半径为原则的小学学龄人口与小学教育资源的配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