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分析中国的民族主义、中国政府对其的管理及其对东北亚关系的影响。
本文假定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复苏的中国民族主义是由政府主导的,大众民族主义也在随之兴起。首先,本文追溯了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及其特点。通过文献研究考察了以下几个案例:中国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事件、2012年的反日游行、中国与韩国的文化归属及历史沿革。本文通过这些案例研究,对中国民族主义的表达、来源和中国领导人对其的管理进行了分析。通过上述内容,本文进而分析了中国民族主义及其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日益壮大的中国民族主义对中国领导人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中国领导人为了增强社会融合和政治诉求而追求民族主义,但是,为了社会的稳定和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日益壮大的大众民族主义必须得到有效控制。由于中国对媒体和技术进行集权统治与使用物质力量,所以目前中国的民族主义还不足以对中国的政权构成威胁。中国政府运用实用主义理念有效地控制住了中国的外交关系。但是这也说明,当中国的国家利益受到威胁或者中国感到被其它大国所束缚时,其民族主义可能变得更加强势和具有攻击性。
本文通过对中国的民族主义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和理解,希望能提出一些能缓解东北亚各国之间因近年来中国崛起的民族主义所造成的紧张局势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