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通过采用不同的双金属引发体系,以环已烷作溶剂,尝试在高温下进行聚合反应,并同时对丁二烯、苯乙烯的均聚和嵌段共聚物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表征。对氢化钠(NaH)/三异丁基铝(i-Bu3Al)引发丁二烯的体系来说,[Na]/[Al]比例对单体的转化率及聚合物的微观结构有一定影响。结果表明在100-120℃下非极性溶剂中聚合,[Na]/[Al]比例对单体的转化率影响很大,最高达85%。产物聚丁二烯一部分溶于环己烷,一部分从溶液中析出,分别进行测试得到可溶部分的1,2-结构含量可达30%以上,而不可溶部分中高达40%以上。其中[Na]/[Al]=1.5:1时产物大部分不可溶,经抽提后反式结构高达55%左右,极性添加剂有利于1,2-结构含量的增大。研究表明NaH、i-Bu3Al分别单独使用时并不能引发丁二烯聚合,但是按照结果推测两者按1:1或者2:1比例络合后具有了一定的活性,而且前者活性很低,基本没有聚合能力,反应是以2:1比例做引发体系引发单体聚合。在PBLi/i-Bu3Al引发苯乙烯聚合过程可知,温度和[Al]/[Li]比例等对反应速率和活化能都产生影响。在70-120℃下引发苯乙烯聚合,结果表明加入三异丁基铝后体系的反应速率降低,[Al]/[Li]比例越大,反应速率越慢,甚至完全停滞。表观增长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提高而增大。当[Al]/[Li]:0.3-0.7时,增长反应表观活化能为36-51 kJ/mol;[Al]/[Li]=1时,增长反应表观活化能为283kJ/mol。研究表明低[Al]/[Li]时三异丁基铝与聚丁二烯锂可能形成了较高活性的1:2络合体,高[Al]/[Li]时则可能形成低活性的1:1络合体,两种络合体存在构型转换。对正丁基锂(n-BuLi)/十二烷基苯磺酸钡体系引发丁二烯阻滞聚合进行讨论,结果表明,[Ba]/[Li]的比例和温度对聚合物的微观结构影响不大。其中在100-120℃下的聚合产物1,2-结构保持在10%左右,反式结构在36-44%之间,分子量分布较宽,在1.2-1.5之间。单体转化率最高可达到100%。在[Ba]/[Li]=0.4时出现阻滞聚合反应。研究表明,Ba含量的增多降低了烷基锂的引发活性,但是对单体的插入方式没有影响,转化率随Ba含量变化呈降低趋势。而且提高温度有利于实际分子量接近于设计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