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一部代表作。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市民生活,以车夫祥子的不幸遭遇贯穿全文,批判和揭露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1945年,美国汉学家伊文·金翻译并出版了英文版《骆驼祥子》(Rickshaw Boy)。该译本在美国反响巨大,成为当年美国纽约著名的读书俱乐部“每月一书”的畅销书。对于该书的成功,褒贬不一。有人说该译本翻译得很好,能较完整地将中国文化传达给英语读者;有人则把RickshawBoy看作是伊文·金以一个篡改者和侵略者形象出现而收获的战利品,指责伊文·金对原著所作的增、删、改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那么,伊文·金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译者?20世纪70年代,以关注权力和身份、批判文化霸权等为重要内容的后殖民理论登上历史舞台。后殖民翻译理论张扬差异,通过陌生化的翻译手段颠覆主流文化霸权,追求文化多元性以及平等对话。本文以伊文·金译本RickshawBoy为研究对象,从后殖民理论视角出发,采用汉英对比研究方法,对文本和史料展开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还原一个较完整、真实的译者伊文·金:在很大程度上,伊文·金是一名负责、细心的译者,差异化的翻译策略以及对中国元素无微不至的保留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伊文·金在篇章层面对原文情节的改动也是不争事实,这是他作为译者专横的一面,失职的一面,不宜效仿。此外,本文还发现,作为译者的伊文·金在选材,翻译策略的选取等方面表现出较明显的主体性。在词、句层面上,金译本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汉语的句型结构及文化特色,并呈现出明显的杂合特征;在篇章层面上,金译本通过各种手段保留和再现了汉语的大多数意象,有时还再造意象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及其文化,在文化交流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在小说情节上,金译本存在增、删、改的情况,饱受诟病,其本质是主体性滥用,不利于多元文化的共存,需引起足够的重视。翻译的最终目的是求异,是交流;求同不是翻译,是阐释。因此,译者只有在尊重译出语文化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利用并发挥译者主体性,创作出更好的译文,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过度发挥译者主体性无异于侵略,会破坏文化多样性,阻碍文化交流。对于当前汉语的外译,金译本为我们上了重要一课:既要显“异”,又要避免狭隘的我族中心主义;对于译者主体性我们要辩证对待,在强调其积极主动一面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消极被动的一面。本文主要由以下五部分组成。第一章简要介绍原著及其两个英文译本,回顾前人研究成果并阐述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第二章探讨后殖民主义及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和主要理论。第三章前半部分论述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及其在历史上的演变情况,后部分从文本选择及具体翻译过程分析伊文·金的译者主体性。第四章分析后殖民理论视角下差异化翻译的本质及目标,并从词汇、句法层面分析伊文·金陌生化翻译策略。第五章探讨伊文·金译本的文化价值及对当前汉语国际推广的借鉴意义,指出论文不足并提出后续研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