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群落是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基础,也是衡量城市森林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构建科学、合理的植物群落结构才能使城市森林稳定、高效和健康地发展。因此,研究城市森林植物群落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滨海城市——厦门为研究区域,选择厦门市主要公园、机关单位及近自然植被等57个城市森林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各个植物群落的区系组成、群落类型、生态结构、物种多样性开展调查和系统研究分析,总结厦门城市森林群落特点。然后根据厦门市的地理特征和气候状况,依据相关的城市绿地的调查和规划材料,对厦门城市森林绿地现状、风景林、沿海防护林体系、红树林资源、地域文化、风情旅游等专项内容进行外业调查和相关资料收集,对空气指标的各项系数进行测定,并通过Delphi法和相关的文献资料因地制宜地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现状值和目标值,使其更加合理适用于评价厦门市城市绿地建设情况,旨在为厦门市的规划布局、发展模式与建设标准、群落植物选择与配置、土地和资金筹措及管理等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在调查的57个植物群落中,共出现包括乔灌草在内的植物物种数101科272属347种,分别占厦门地区现有植物科的60.48%、种的37.64%。其中蕨类植物8科9属11种、裸子植物4科4属6种、被子植物89科259属330种(包括双子叶71科193属249种,单子叶18科66属81种)。出现的植物含植物种类最多的是棕榈科(23属32种)、其次是大戟科(14属22种)。(2)在调查的57个植物群落中,共出现乔木灌木植物物种数277种。对这277种乔灌植物以外来引种和乡土树种这两个判别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共有乡土树种57种,占全部乔灌树种的20.58%,而外来引种栽培的树种达到了220种,占79.42%,比例相当大。从引种植物类型来分析,厦门植物群落中引种栽培的植物以常绿乔木和观赏灌木为主。(3)厦门城市森林现有植被外观主体表现为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相,是以常绿阔叶树为主,含有部分落叶阔叶树和极小部分常绿针叶树的混交林。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纯林偏少,落叶阔叶树种、常绿针叶树种出现频率较低。(4)对各个类型的植物群落进行相关性分析与主成分分析,许多结构因子间存在极显著相关的表现,群落的主要特征集中在少数群落结构因子上。但描述三种不同类型群落特征的主因子差异显著,公园类型是乔木层的高度性状占比重大;机关单位是灌木层的密度性状占优势,近自然植被是乔木层各个性状所占的比重大,表明三个群落类型各具特色。同时,样地群落中结构因子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的位置有较多是相同的,说明群落结构因子间存在规律性关系。(5)公园类型的群落,其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都比较高。三个类型的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排列顺序为:公园类型>机关类型>近自然植被类型。这表明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群落样地,其结构存在明显差异。此外,公园类型的八个公园由于各自的区域、功能、建成时期和管护措施不同,群落样地多样性指数也存在显著差异。(6)城市绿地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既要能反映整个城市绿地系统的综合效益,又能反映各绿地的生态和美学功能,也要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同时应根据不同城市自然背景、地理地貌和地域文化特色,建立不同的评价指标,以便更客观准确的反映特定城市绿地建设的真实情况。本文根据滨海城市厦门岛的南亚热带地域特色,易受台风侵袭影响的特点而建立二级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