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古发现开辟了楚辞研究的新纪元,推动了楚辞研究的全方位进步。本文以王国维先生提出的“二重证据法”为指导,结合考古学、民俗学等相关知识,探讨楚辞所涉及的上古历史文化。绪论部分,总结考古发现与楚辞研究的相关成果,指出其中的特点和尚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以考古发现研究楚辞上古历史文化的课题。第一章,以考古资料为基础,探讨《天问》所保存的上古史事。(1)通过《天问》,分析五帝时代中期至夏初东夷、华夏集团的关系。两大集团间的交往方式既有武力强迫,又有婚姻往来,而非以往学者所说的单纯的武力斗争,这样才可以对考古资料进行合理的解释。(2)在前贤基础上,重新分析先商族王亥、王恒、上甲微之间史事,对先商族王亥、上甲微时期的婚姻制度和继承制度进行总结。(3)依据甲骨文“有易氏”的记载以及对相关文化遗址的分析,可知《天问》中保存有商汤厚赂有易氏参加伐夏战争的记载,即“汤谋易旅,何以厚之?覆舟斟郡,何道取之”。(4)根据新出简帛相关内容的启示,对《天问》有关商末周初史事记载重新分析,揭示其中的珍贵史料,并与周原甲骨、青铜铭文等资料相印证。(5)通过考古资料以及学者的考论,可以辨清周昭王伐楚、南巡的重要史事,以及穆王的相关事迹。第二章,以楚辞所涉的古史人物为线索,搜集他们在出土资料如甲骨、金文、简帛中的相关事迹,进行对比研究。印证其中的史迹,分解出其中的附益成分,纠正历来学者的错误认识。如(1)禹是夏王朝的建立者,其治水的事迹,得到了越来越多考古资料的印证;禹建号旗的传说出自《容成氏》,传世文献中只有《大招》有相关记述,并可据以解决今古文学长久以来的某些纷争等等。(2)楚辞提供了伊尹的一份履历表,从其出生、任职、死后受祭祀等都有记载,与甲骨文等资料相印证。(3)结合《穷达以时》以梅伯为圣人的记载,解释《天问》有关梅伯的事迹,纠正王逸仅以文王为圣人的看法。(4)利用郭店楚简“吕望为臧”的说法,揭示《天问》“迁臧就岐,何能依?殷有惑妇,何所讥”一节中“臧”的含义,结合《庄子·田子方》篇相关记载,论证该节是对姜太公传说的记述。(5)出土文献所载伍子胥事迹,为研究楚辞学术史问题提供了新资料,纠正了宋人提出屈原不可能称颂伍子胥的看法,并揭示宋人看法的根源。第三章,依据考古资料,可以推进楚辞神话的研究,如依据秦简《归藏》,揭示了楚辞中嫦娥奔月的神话,并对其中神话人物事迹作出合理解释。可以据以确定《九歌》部分神祗的归属,如依据长沙子弹库帛书《天象》篇所提供的线索,进一步确定少司命的神格为司宰小儿生命之神;确定楚简“二天子”与湘君、湘夫人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掘楚辞神话、神祗的历史文化根源和背景,如通过高台神话的探讨,发现了楚辞中“台”的文化内涵与宗教意义;通过对二湘神格的研究,结合齐侯壶和楚简记载,勾稽出陈与齐,与楚之间的政治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带来的宗教文化影响。通过对河伯祭祀的探讨,进一步校证古籍,并勾勒出楚人祭祀的特点。第四章,在相关考古资料的基础上,以《天问》为中心,考察屈原的历史观和进步思想,同时结合上博简楚辞类作品,探讨《天问》创作的来源问题。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简要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