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信息产业在“十二五”期间成为我国经济中最具活力和创新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随着互联网+、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在产业转型、日常生活中作用日益扩大。在《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政策背景下,黑龙江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随着各省市采取相应措施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黑龙江省也意识到电子信息产业在发展中的重要性,加快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脚步。《中国制造2025》将使制造业在生产制造向柔性化和智能化转变,使得产品渗透到各个行业,应高度关注物联网、机器人、3D打印、虚拟现实、可穿戴设备等新兴产业,力争抓住新的产业机遇。在2016年,黑龙江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将围绕动力锂离子电池、轨道电路、传感器、卫星激光通信、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增幅达到10%以上。黑龙江软件产业要抓住振兴东北的契机,打造新老工业区和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发展示范区。推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使黑龙江省在2016年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67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的目标,促进软件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黑龙江省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新城、一个基地、七个园区”的发展态势,对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带动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以擢升电子信息制造业和软件业发展水平。为研究黑龙江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力,主要是在分析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努力克服其制约因素,从而集中力量以提升黑龙江省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文章首先阐述产业竞争力、电子信息产业的概念和相关理论。再从历史沿革、制造业和软件业的发展现状,阐述黑龙江省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概况。其次,基于六因素论剖析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因素,在基础规模竞争力、市场销售竞争力、技术创新竞争力、生产成本竞争力方面选取16个指标,对黑龙江电子信息产业定量分析。第三,结合实证结果和产业现状,了解黑龙江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存在产业总体规模小、人才外流严重、核心技术薄弱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最后,通过对文章中的定量和定性双方面综合分析,根据黑龙江省电子信息产业在全国中所处的位置来定位其发展水平,进而找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因素,有针对性的从企业发展、产业提升和政府扶持三方面提出对策,从而缩小其与沿海城市差距。在以2014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相关截面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对我国26个省市展开实证分析。根据评价中发现黑龙江省电子信息产业在我国居于中下水平,与发达地区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在各个因子方面具体表现在:黑龙江省在规模因子、创新因子和市场因子三个方面处于不利位置且前3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高达80.928%,三个因子在26省市中分别位于21、21和25名,可见在规模和创新因子与综合竞争力水平相符,而市场因子在很大程度拉低黑龙江的产业竞争力。虽然在效益因子在26省市位居第2名,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但是由于效益因子的贡献率只有8.598%,影响作用并不明显。因此,黑龙江省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需求仍然十分迫切,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加快黑龙江省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